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114期
陶業迎新一輪環保整治
近日,新《環境保護法》正式獲得通過,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律的出臺將對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尤其對于陶瓷行業來說,新環保法的施行,有望加速陶瓷行業的轉型升級。
“史上最嚴”環保法
據悉,此次新《環境保護法》歷經了4次修訂草案的審議,才由全國人大正式表決通過。新環保法從原來的47條增加到了70條,這是環境領域的“基本法”25年來的首次大修,也是常委會史上收集到來自委員會的修改意見最多的一部法律。此次修訂的環保法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多年來制約我國環境保護的一些突出問題,比如明確了環境監察制度等,被稱為“史上最嚴”。
新環保法首次明確了環境監察機構的法律地位,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委托的環境監察機構,有權對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進行現場檢查。并且,還明確規定,對情節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適用行政拘留。對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環境監測機構以及環境監測設備和防治污染設施維護、運營機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此次新修訂的環保法,對環境保護重新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如環境標準、環境檢測、排污收費等。據了解,對于不符合規定的企業,相關監察部門將對其采取按日計罰。按天累計,增加1天是1萬元,50天就是50萬,罰款無上限。這種處罰程度的嚴苛是前所未有的,如此高額的罰單必將讓違法企業付出代價。
環保部門加大力度
繼4月下旬高要市環保等部門采取聯合執法行動,加強轄區內陶瓷企業的檢查力度,嚴格要求相關企業落實限產措施,并按要求按時完成整改;在4月28日舉行的會議上,確定高要市33家陶瓷企業推進“煤改氣”,并分三片進行,保證于7月底完成整改,9月底前驗收;5月4日,高要市再次召開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要求切實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并要求全市33家陶瓷企業按照肇慶市有關工作安排,按標準完成升級改造并通過驗收、達標排放。
除肇慶市以外,清遠市也在不斷加強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5月6日,清遠市清城區源潭鎮政府召集了100多名來自企業、陶瓷原料“三場”、個體工商業主代表,與源潭鎮政府簽訂了治超治污目標責任書,確保生產企業、店鋪、車場無非法改裝、超載等現象,實現“零超裝”、“零撒漏”。
佛山市也下發了《佛山市人民政府關于擴大高污染燃料限制使用區域的通知》等文件,召開多次會議,要求企業加強環保工作。
環保整治將常態化
長期以來,由于諸多陶瓷企業因環保不力,給當地環境造成的影響,一直以來都為人所詬病,這也引起了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福建泉州、江西高安、山東淄博、遼寧法庫、廣東清遠和肇慶等陶瓷產區政府相繼推動“煤改氣”的發展進程。其中,福建泉州已于去年11月完成“煤改氣”,而諸多產區也定于今年或明年完成。
除此以外,諸多產區還加強了環境的綜合整治。山東淄博于去年末出臺了實施環保限期治理的相關政策,并于今年2月開展環保驗收,對于未通過驗收的企業處以不得開工生產的處罰。在江西高安,高安市政府進一步加強了環保的整治力度,并于今年初對工業園進行了集中整治,加大力度開展淘汰鏈排爐、窯爐尾氣脫硫的工作,并勒令致污企業限期搬遷。
實際上,在國家大力強調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發展形勢下,隨著新《環保法》的正式出臺,各產區政府也必將在治污工作中重拳出擊,陶瓷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環境整治。
“今年陶瓷市場并不景氣,此次高要市大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這對于那些靠走量來生存的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行業評論家韓復興認為,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將進一步加快陶瓷行業的轉型升級步伐,迫使陶企淘汰落后產能,轉而走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道路,對于行業來說將大有裨益。
(來源:綜合自九正建材網、陶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