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牌陶瓷 | 鷹牌四十周年特刊
鷹牌四十之年再起飛
四十不惑,2014年8月18日,鷹牌將迎來40華誕!
40年風雨滄桑,40年春華秋實,從工藝小作坊到工藝廠,從工藝廠到鷹牌公司,從鷹牌公司到鷹牌控股,從鷹牌控股到到鷹牌集團,40年間她不僅經歷了陶瓷行業發展的風雨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滄桑變化。
回首40年風云,鷹牌的變化難以言盡。
從生產工藝美術陶瓷,到生產瓷磚;
從生產10×20mm,20×20mm規格的釉面磚,到可以生產一米的大規格磚;
從由外國進口設備,到向國外以自主品牌出口,并連續17年代表中國參加博洛尼亞展會;
從空白的網點,到神州大地都遍布鷹牌的終端;
從單純的買賣,變成事業的合伙,鷹牌向終端輸出理念,帶來幫扶;
從助四殘人員的工藝小作坊,到全面走向市場,并成為納稅大戶……
在鷹牌的忠誠消費者倪桂榮眼中,鷹牌可以說是天天向上,越做越好,品種花色不斷豐富。而在合作伙伴羅家聰的眼中,鷹牌每一年都在改革,都在創新。在媒體人喬富東看來,“在建陶行業最近二十年長足發展中,盡管出現了不少值得尊敬的‘巨無霸’大型陶瓷企業,但是他們的技術和管理權威,始終在我心目中沒有超過鷹牌”。
40年歷程彈指一揮間,鷹牌走過了改革開放,走過了20世紀,走進了互聯網時代。鷹牌,始終不停地審視自我,在與行業、消費者的互動發展中,找尋不足;正堅持一貫的改革、創新精神,不忘自身的責任與使命,推動行業的進步。
而今的鷹牌,正如那只浴血重生的故事里的鷹,擁有了新的力量,與行業發展、與光榮夢想一起飛。
創立于1974
石灣瓦,甲天下。
鷹牌,就誕生在石灣這片熱土上。
時光追溯到1974年,那一年,鷹牌的前身———石灣美術工藝組創立。根據陳國海的回憶,那時,石灣鎮委、鎮政府為解決待業和“四殘”人員就業,開辦了以生產美術陶瓷產品為主的工藝美術組。1976年,石灣鎮委、鎮政府根據工藝美術組的發展,在石灣鎮來長崗劃出約六千平方米,成立了美術陶瓷工藝廠。工藝廠成立之初,主要生產石灣公仔。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鷹牌開始摸索建筑陶瓷的生產。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鷹牌人敏銳地意識到建筑陶瓷正處在變革時期,遂于1984年毅然決定由美術陶瓷向建筑陶瓷轉變,由此開始引領中國建筑陶瓷蓬勃發展的新歷程。
這個階段,被稱為雛型階段,鷹牌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手工小作坊到規模化生產的轉變,為鷹牌的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果斷轉型生產建陶
隨著生產和銷售規模的迅猛發展,鷹牌揭開了新的發展篇章。尤其自1987年開始,在鷹牌第一任掌門人龐潤流的領導下,鷹牌迅速成為業界翹楚;1988年,鷹牌率先推出立體印花彩釉磚,樹立了中國建陶行業新的里程碑;其后,金光彩虹釉面外墻磚、水晶飾花內墻磚、貴金屬飾花釉面內墻磚等一系列產品,迅速成為引導當時國內產品的新潮流;1991年,當時的石灣工藝陶瓷廠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1993年,鷹牌率先引入德國衛生潔具生產線,推出衛浴潔具產品,一經推出變成為市場新寵;1994年,工藝廠改制為佛山市石灣鷹牌陶瓷集團公司;1996年,世界第一塊弧面磚在鷹牌問世……1997年,石灣鎮政府將55%的股份轉讓給實力雄厚的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及財務實力使鷹牌得到穩健發展;1998年,鷹牌首次代表中國出席意大利博洛尼亞世界陶瓷博覽會,這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最高水平的陶瓷博覽會,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鷹牌產品獲得國際聲譽。

這個階段,被稱為成長階段,鷹牌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初具規模到業界翹楚的轉變,為鷹牌拓展了寬闊的成長空間。
首家境外上市
1999年,鷹牌于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境外上市的中國建陶企業,鷹牌控股正式成立。在中國的建陶企業中,鷹牌是率先邁入國際化進程的領飛企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外設備、技術合作;到90年代最早倡議、參與和取得國際質量體系雙語認證的中國建陶企業之一,到1998年始代表中國參展博洛尼亞等世界級展會并一直能以自主品牌出口國際,再到1999年首家海外上市,鷹牌逐漸從“中國之鷹”蛻變為“世界之鷹”。

2005年,鷹牌控股實施重大舉措,于河源市收購新廠,進行戰略性的產業布局。此前的2004年,鷹牌首屆入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這一階段,鷹牌的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高,市場空間大幅拓展,其產能水平已不能滿足旗下鷹牌陶瓷和華鵬陶瓷的戰略部署要求。收購新廠、拓展產能成為鷹牌控股提速發展的核心舉措之一。

2006年,鷹牌榮獲首批“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2007年,鷹牌陶瓷產品進入國家體育館、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奧運拳擊館等北京奧運三大國家級體育場館;2008年,鷹牌榮獲“改革開放30年廣東建材行業30強企業”等榮譽稱號……

鷹牌上市后到轉制前的階段,被稱為國際化階段,鷹牌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四十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全球版圖日益清晰。這也是鷹牌在市場化中經歷生死考驗的階段。

2012年,鷹牌集團旗下的鷹牌陶瓷總部奢瓷壹號館橫空崛起,迅速成為中國建陶消費新地標。隨著鷹牌、華鵬兩大品牌的事業合伙人的迅速增多、各終端渠道的建設加快,各區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鷹牌集團收購新的生產基地,成立河源二廠,以求產能突破,匹配市場布局,為接下來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產能基礎。
2013年鷹牌集團重塑旗下的華鵬陶瓷品牌,全面整合品牌資源,重新對華鵬進行品牌定位,對生產技術、產品體系、展示系統、終端銷售網絡進行全面升級,致力于打造全新的華鵬形象和品牌競爭力,實現華鵬的“新格局、大發展”。不到半年期間,5000方的華鵬精英生活館于佛山陶瓷總部基地平地崛起,終端建設即刻展開。其中行業首創“29°柔光石材”系列,一經面世立即問鼎人造石材界。

這個階段,是鷹牌的重塑階段。從去向未明,到完成重塑,鷹牌完成了一次美好蛻變。



重塑鷹牌
2010年8月18日,原鷹牌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轉制為廣東鷹牌陶瓷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性質由原新加坡上市公司變為佛山市石灣鎮國有全資公司,林偉先生出任集團總裁,在他的帶領下,集團揭開了“新鷹牌,大未來”五年發展戰略藍圖的序幕。組織架構大大精簡,行動更有效率;啟動大研發模式,十大系列產品近百款領先行業的新產品集中推出,震撼行業,激活市場,被行業稱為“涅盤重生”。

2011年春節后,公司把員工被拉到曾培育出眾多將領的黃埔軍校進行軍訓。這次軍訓,是轉制后第一次大型的團隊拓展,旨在鍛煉團隊,全力打造出一支充滿激情和戰斗力的職業化鐵軍,為實現鷹牌集團的經營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年,鷹牌歷時一年的心血之作———晶聚合產品批量生產,并全球發布,被譽為“鷹牌一小步,行業一大步”。發布會上,原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長何天雄先生出人意料地向鷹牌深情一鞠躬,成為中國建陶史詩上最動人的一筆。革命性的晶聚合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專家一致認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得新銳榜“年度最佳產品”大獎等多個行業大獎,更入選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同年,鷹牌歷時一年的心血之作———晶聚合產品批量生產,并全球發布,被譽為“鷹牌一小步,行業一大步”。發布會上,原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長何天雄先生出人意料地向鷹牌深情一鞠躬,成為中國建陶史詩上最動人的一筆。革命性的晶聚合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專家一致認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得新銳榜“年度最佳產品”大獎等多個行業大獎,更入選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2012年,鷹牌集團旗下的鷹牌陶瓷總部奢瓷壹號館橫空崛起,迅速成為中國建陶消費新地標。隨著鷹牌、華鵬兩大品牌的事業合伙人的迅速增多、各終端渠道的建設加快,各區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鷹牌集團收購新的生產基地,成立河源二廠,以求產能突破,匹配市場布局,為接下來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產能基礎。

2013年鷹牌集團重塑旗下的華鵬陶瓷品牌,全面整合品牌資源,重新對華鵬進行品牌定位,對生產技術、產品體系、展示系統、終端銷售網絡進行全面升級,致力于打造全新的華鵬形象和品牌競爭力,實現華鵬的“新格局、大發展”。不到半年期間,5000方的華鵬精英生活館于佛山陶瓷總部基地平地崛起,終端建設即刻展開。其中行業首創“29°柔光石材”系列,一經面世立即問鼎人造石材界。

這個階段,是鷹牌的重塑階段。從去向未明,到完成重塑,鷹牌完成了一次美好蛻變。
未來:邁向騰飛
如今的中國,互聯網席卷全國,而環保壓力也在深深地抓住建陶的喉嚨。毋庸置疑,處在這樣一個變化發展中的鷹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挑戰在于,在原來的基礎上,鷹牌能否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機遇則是,在2014年鷹牌進入騰飛階段后,有了新的資源———佛山泛家居電商創意園。
面對挑戰與機遇,鷹牌除了堅守主業———瓷磚以外,還要成為一個資源整合者和平臺構建者。

在這一定位的指引下,鷹牌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園區的開啟只是其中的一個動作。
競爭的環境依然慘烈,競爭逐步加強,傳統制造業遭遇更大生存危機,鷹牌已經開始探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思路。

未來,任重而道遠!但無論如何,正如林偉總裁所講,鷹牌今后要始終堅持品質、創新和文化,為行業的發展打造良好平臺,推動各項事業進步,成為一家受到社會尊重的標桿企業;一家集核心技術開發、前后端設計整合、多品牌族群定位、多渠道銷售組合、互聯網營銷與傳播等新經濟模型構成的企業,一家堅守并推動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企業。
騰飛已經開啟,我們期待用行動來譜寫下文。(游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