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華鵬營銷中心的華東大區以完成130%任務的業績獲得冠軍。在淡季如何做好業績?對于經銷商與業務員,應該如何管理,讓其發揮出最大的潛力?《鷹之聲》編輯訪問了華鵬營銷中心華東大區總監姚松榕先生。
鷹之聲:您好!首先恭喜華東大區獲得6月的大區銷售冠軍,取得這一成績,是得益于什么?
姚松榕:6月份,華東大區完成了130%的任務,這是團隊配合的結果,包括業務員團隊及經銷商團隊。經過半年的時間,業務員對業務已經很熟練,也非常團結,這對于做好工作非常重要。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溝通做得比較好。
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要生存,就要多下決心多溝通,包括和經銷商的溝通以及和公司其他部門的溝通。5月的時候,我們就知道6月能做更多,提前和經銷商溝通過,了解每個經銷商要多少貨,有多少是可以發貨的。在6月初業務員出差之前就落實好。對于已經訂了貨的經銷商,我們會和生產、倉庫、質控部門都做好溝通,按期交貨。對于還沒有訂貨的經銷商,要了解一下他們不能快速落實的原因,是資金問題還是價格問題,再作出相應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和經銷商在細節上的溝通非常必要,我們要把公司的政策告訴經銷商,也把經銷商遇到的困難反饋給公司,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銷售人員就像一座橋梁,上面是公司,下面是經銷商。銷售人員本身是沒有資源的,我們所做的,就是要把公司的資源和經銷商的需求相統一,否則很多事是做不了的。總結一句話,就是要有計劃,多溝通。淡季里要出業績,必須要靠服務。
鷹之聲:您如何看待華東市場?怎么樹立好品牌形象?
姚松榕:華東在全國來說經濟實力是最強的,消費能力也很強,但是整個市場競爭也比較激烈,很多客戶都要買品牌產品,認為這才有質量保證。這一點對于我們來說是好事,因為我們在價格上并不具備優勢,而是以品牌著稱。通過這個月的操作,我們發現在華東的空間還很大。目前,人員也做到了團結一心,通過與經銷商不斷的溝通,取得了階段性的收獲。要贏得市場,還是要和經銷商在細節上多溝通。
華東市場,華鵬去年九成的業績都來自于工程。今年通過3.15和5.1促銷,引導經銷商適當做一些零售,讓經銷商做好店面的形象,提升華鵬的品牌知名度。這不會分散他們在工程方面的精力,也有助于打好形象牌,化解了經營的風險。
鷹之聲:您認為華鵬的競爭力表現在哪里?
姚松榕:一是品質,因為華鵬是鷹牌集團的產品,品質很好;二是業務團隊,我們的業務團隊在行業里無論是從能力、操守上來說都是比較優秀的。
鷹之聲:作為一名大區總監,您對于業務員的管理,您有何心得?
姚松榕:我認同一句話:無為而治。在管理中,我不喜歡對業務員“管”得太多,會更多地去“理”。公司已經定好了方向,業務員怎么去操作,如何去操作,什么時候去操作,都讓業務員去發揮,他們做出方案,我來理順。在有限范圍里提供資源給他們,“理”多一些,“管”少一些。因為做業務的經常在外面跑,見的世面多,干涉太多的話他們也不喜歡。
鷹之聲:對于經銷商的管理,您又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
姚松榕:要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知道他們做哪些品牌,做得怎么樣,在各渠道上的資源分布,個人的資金實力和信譽等。對這些有所了解,才能知道他們的訴求,有些經銷商做得比較久,可能會追求在行業的影響力,金錢的收獲不再是惟一的追求。而有些年輕的經銷商,會追求資金上的積累。我們就要針對各種利益的訴求,盡可能滿足,實現業績最大化。另一方面,對于經銷商,我們一定要講信用,承諾了的事一定要去實現,否則無法贏得他們的信任,也無法做得到有效管理。
鷹之聲:能否談談您的從業感受?
姚松榕:做銷售是比較辛苦和工作,因為惟一可見的就是業績,壓力很大,經常要去應酬、熬夜,家庭比較難兼顧。但是做這一行,好處是明顯的,一是經濟上比較好,因為作為一線人員收入會高一點;二是有挑戰性,可以接觸各種的人,對于人來說是很大的提升。所以說這個工作是痛苦與快樂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