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第124期《鷹視界》
    高手無爭
        任何一本文學作品,對那些高手的描寫總是令人心折向往的:什么舉手投足間盡顯高手風范,什么淵渟岳峙、霸氣外泄……總之,高手是不會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樣,在公交車里聞著周邊彌漫著的汗臭味,在地鐵里擠得連電話響了都聽不了,在馬路上吸廢氣,下雨天還要走過污水及膝的洼地……我相信,在這種場景下,再厲害的絕世高手,千古的風流都一地盡掃。
          
         我想到的東西,高手們自然更清楚。所以高手會盡量不讓自己置身于這類場景,他們總會想辦法讓自己與普通人區分開,他們必須要讓自己的形象符合人們心目中對高手形象的認知。就好像浪翻云(黃易武俠小說的一名主角)寧愿自己拿著竹竿撐獨木舟,也不會去排隊買票上輪船——因為當你所作所想與別人一樣,就再也不是高手了。
       
        這種認知,如果針對企業,就是所謂的品牌形象。
         
        因此,高手追求無爭的境界,這并非指他們不喜歡競爭,而是說他們會盡量避免同質化、低層次的競爭,會用他自己最獨特的方法實現競爭目的,避免泯然眾人。
       
        你如果要黃藥師穿著一條短褲赤裸上身上擂臺打拳,那是不可能的。你要他出賽,那可以,但要按照他的玩法。且看金庸《天龍八部》關于喬峰出場的描寫:
     
        “但聽得蹄聲如雷,十余乘馬疾風般卷上山來。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每一匹馬都是高頭長腿,通體黑毛,奔到近處,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閃閃,卻見每匹馬的蹄鐵竟然是黃金打就。來者一共是一十九騎,人數雖不甚多,氣勢之壯,卻似有如千軍萬馬一般,前面一十八騎奔到近處,拉馬向兩旁一分,最后一騎從中馳出。”金庸把喬峰“燕云十八騎奔騰如虎風煙舉”的場景描寫到極致。

         高手與凡人的區別,在于它們的選擇的路徑。對企業而言,可以理解為企業的商業模式。

         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沒有什么高手是僅僅通過勤學苦練造就的,它們所學的武功特別是內功心法一定是有過人之處的。例如郭靖的底子其實是最正宗的道家內功,講究筑基,最適合專注于產品的傳統企業;段譽的北冥神功,放在今天其實就是資源整合的套路;無名掃地僧在招式上平白無奇,但易筋經渾厚無雙,在今天看來,實際上就是資本的力量,有了足夠的資本,你玩啥都可以。

         我們陶瓷行業呢?隨著經濟增長放緩與陶瓷行業的產能過剩,這兩三年陶瓷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建材市場冷清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陶瓷企業如何脫身赤裸裸的肉搏,如何維持住品牌的價值,如何賺取維持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利潤?重構一個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是方向之一。

         IBM曾經對3740家企業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商業模式重構的企業,五年后的年復合增長率,遠遠超出競爭對手的運營毛利增長。

         這樣的調查結果,也比較符合我們的日常認知。目前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小米、蘋果、阿里的故事。

         例如鄂爾多斯原來只是一家窮到連廠房和設備都沒錢買的小企業,最終卻能戰勝行業的霸主——傲居世界行業第一位長達150年的英國道森集團;柯達曾經是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的世界500強,其壟斷式的經營手法讓行業競爭對手聞之變色。但以破產告終;利樂在中國無菌包裝市場的占有率居然高達95%,而且中國乳業40%的銷售收入都貢獻給了利樂。利樂讓這些年銷售額高達100億的客戶像傀儡一樣保持忠誠;佰分奶啡品牌以來,設計出了一套“不燒錢做品牌”的商業模式,并組建起一支鐵軍一般的卓越團隊。商業模式+卓越團隊,讓他的企業馬上成為行內的黑馬——他企業的加盟費是同行的2倍卻依然來者不絕,在這個普遍存活率不足50%的行業,他的加盟者店面存活率高達100%,單店年營業額近200萬元! 某包裝制造企業非常擅長于銷售,但苦于他的產品類別一直利潤率不高。于是,他發起了“包裝印刷行業同盟”,通過整合同盟的產品和能力,為企業客戶提供更節省成本的“包裝印刷一體化解決方案”。在為企業客戶省錢的同時,更為同盟企業帶來了更多的訂單,而作為盟主的他也獲益菲淺。
     
        為什么90年代中期互聯網很容易賺到錢,而現在不行?為什么同類的ERM,別人就可以賺的比你多?這就是商業模式對于我們的巨大影響。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VC(風險投資)和創業者都開始關注Business Model這個名詞,甚至認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如果企業擁有商業模式重構的能力,企業就可以超越成長曲線,逃出低潮期,長生不老。

        IBM就是這樣的企業。近百年來,每當行業發生重大轉變,IBM都通過商業模式重構獲得新生,他興盛、衰退又重新崛起,堪稱一部商業模式重構史詩。

         有些時候,對于一個企業起死回生的良方可能并不是技術上的改進,有可能僅僅是對原有商業模式的一個小小改變。在商業模式中,任何一個小環節的變化都有可能讓企業的大局逆轉。(黃曉波)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