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牌陶瓷 | 第135期《鷹視界》
國際日報:鷹牌的“創新驅動”
文/國際日報記者 劉斯
“鷹牌的創新驅動,主要體現在三面:一是以匠心精神來做好產品;二是以創新精神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三是用一體化的方案來滿足消費者的痛點,提升服務,如物流、開發設計等……”18日,“央媒看廣東”的記者們,在沒有事先安排的情況下,不僅探訪了披著神秘色彩的鷹牌,更見到了掌舵人——鷹牌集團總裁林偉。

從工藝小作坊發展到今天擁有“鷹牌”、“華鵬”兩大著名陶瓷品牌,聞名中外,銷售網絡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鷹牌集團,42年間,走過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當前的鷹牌,年銷售額達近二十億元,其中海外市場占有25%的比重,在歐美、東南亞等地擁有較大的消費群體。“其實我們的銷售可以做得更大,但我們始終在堅持做精。”林偉如是說。
2014年起,鷹牌的業務向泛家居產業生態鏈延伸,先后創建了佛山泛家居電商創意園、大觀設計、超鷹速物流、陶瓷磚電子商務平臺、跨境貿易平臺等,整合橫跨材料、科研、設計、家裝、物流、產業園、互聯網運營等領域的資源,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建立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鏈。
林偉告訴記者,正是一直秉承“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創新理念,鷹牌不僅立于不敗之地,還引領著建陶行業的發展。因而,在轉型升級方面,鷹牌也有自己獨到的一面。除了大多數企業都在做的“制造+信息化”(“產業+互聯網”)外,鷹牌還創造了“產業+文化”。
林偉認為,有文化有品牌,附加值就高,和客戶群體就會形成很好的連結,相互匹配。他說,目前,文化產業每年以兩位數進行增長,預計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而“十三五”期間的文化產業政策供給量不僅越來越大,而且政策出臺頻次將會越來越高,這將會極大地釋放文化生產的活力。
“佛山不僅有很好的產業,也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如果將兩者相融合來打造中國陶谷,基礎很好,勢必引導陶瓷產業的轉型。例如我們打造的泛家居電商創意園,就是傳統產業結合文創產業,對舊物業進行三舊改造……”對佛山陶瓷業的未來,林偉有著一番見地。
很多人眼中不值錢的“文化”,在林偉心中,卻似是極其珍貴。
報道背景
10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多家中央外宣媒體來到位于佛山的鷹牌陶瓷集團,了解創新驅動發展相關經驗。鷹牌集團總裁林偉、鷹牌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陳方根陪同媒體參觀了鷹牌展廳,并向媒體介紹了鷹牌集團的相關情況及創新經驗。10月19日 ,全球性媒體《國際日報》刊登了上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