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第145期《鷹視界》
    紅色根據地掀起學習革命 ——鷹牌大學“領軍者計劃”打響第一槍
     
           一次30公里的徒步會帶來怎么樣的震撼?如何用OGSM制定一個戰略規劃?怎么樣構建30%增長的鷹牌體系?
     
              8月23日~8月27日,鷹牌集團管理團隊在紅色根據地遵義開展了一次學習之旅,對上述問題作出了解答。這次學習拓展,是鷹牌大學“領軍者計劃”的首次活動它以挑戰30KM徒步、戰略主題學習和頭腦激蕩研討為主要內容, 讓管理團隊轉變思維,為二次騰飛做好準備。

     
    30公里徒步,磨煉身心
     
              遵義是著名的紅色圣地,而遵義會議,則是一次對中國共產黨有著重要轉折意義的會議,在死生攸關的時候,挽救了共產黨。因為這段歷史,遵義有了另一個新的名字,轉折之城。
     
            鷹牌集團,也面臨著集團轉型發展、備戰二次騰飛的任務。管理團隊的二次創業精神和戰略思維,都需要被進一步的激發。在這個時間來到遵義這個紅色圣地進行學習拓展,意義重大。林偉總裁曾說,鷹牌是一個學校、一個軍隊、一個家庭,這次的拓展,讓大家對這個說法有了更多的認識。
     
          活動的的第一個大項目,是30公里的徒步拓展,這無論對于管理團隊的肉體還是心靈,都是非常大的挑戰。每走一步,既是折磨,又是挑戰。它需要極強的體力、意志力和耐力。這次磨煉心智的徒步拓展,讓大家感受很深。 “人們只記住冠軍,我們就是要當第一” “擬定戰略目標,要一步不落。堅定信念,一定可以達成。” “困難很多,但我們朝著目標前進,找到方法一定可以。”……大家從活動中收獲、復盤、總結,獲得了比活動本身更多的東西。
     
          每個人都完成了林偉總裁“走完30公里”的要求。從活動中,大家明白了:只有堅定目標,風雨兼程,指揮得力,方法得當,我們才會看到夢想中的彩虹。
     
     
    戰略主題學習,思維升級
     
           “戰略管理”課程,由中國系統量化管理理論創始人夸克中國企業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磊先生講授。他以生動的例子,結合科學的理論,講述了戰略的制定、落地和保障機制,并介紹了有效制定年度經營計劃的方法。
     
           他指出,戰略規劃即圍繞目標,基于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組織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整套約定。他圍繞“目標”“基本規律”“一整套約定”這三個關鍵詞作了重點的闡述。
     
           通過學習,大家了解到,比起戰略規劃,戰略落地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指的是將戰略在指定時間、范圍內形成企業工作的一種行為。而立項,是思想和行動的分水嶺。而要保障戰略的執行,就要有戰略的保障機制,使得有人負責、有法可依、常態運行。
     
           為了對戰略的制定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轉化到實際工作中。 學員們還結合王磊老師提供的OGSM模板,分組作了戰略規劃,本來課程是在下午5:30就結束,但學員們為了做一個戰略規劃,一直討論到深夜,繼續享受著學習帶來的快樂。
     
           王磊老師還整合了寶潔、百事等多個世界知名企業運營百年的管理模式,系統地介紹了以戰略規劃指導年度計劃,圍繞關鍵問題與機會制定計劃的思想和執行方法。年度經營計劃的系統運作模式是企業問題的綜合解決方案,是引領企業從傳統型運作模式向現代化運作模式轉變的起點。大家也明白了,做計劃時,不是根據上一年定下一年,而是根據整體的戰略思考。
     
           參與這次學習的中高層管理團隊認為,這樣的課程,不僅高屋建瓴,有先進的理念分享,而且有演練的功課,讓人收獲不少,在思維上得到升級。
     
     
    頭腦激蕩,創意連連
     
             最后一天晚上,管理團隊就“如何構建30%增長的鷹牌體系”的話題,以頭腦激蕩的方式進行了研討。在自由開放的氣氛下,大家無所顧忌地發言,激起創意的連鎖反應,讓他人在自己的經驗以外,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討論中,有管理人員提出,要實現目標,就要有系統的、套路的東西,要有信息化和人才梯隊,導入項目管理,形成更標準的體系,用科學手段實現產研銷一體化。同時,裝飾產品功能化,功能化產品裝飾化也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大家認為,功能產品,有可能成為鷹牌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各部門人員還就需要的資源和觀察到的問題作了深入的討論。
     
           激烈的頭腦激蕩,或許不能找到方案,但是每次的討論,都會離可行性的方案更近一點。頭腦激蕩,給遵義之旅畫上了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文/游慧怡)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