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92期
打好知識產權“攻防戰”
由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與發展中心主辦的“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實務培訓班”研討會于2月28日在廣州三育賓館舉行,邀請的授課老師是愛國者科技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黃晶老師。參加的學員主要有廣東省各大知名企業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律師事務所的相關代表。本人非常感謝公司的栽培,給予我一次這么難得的學習機會。
1、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通過此次學習我了解到了愛國者知識產權體系建設過程。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愛國者關于知識產權的故事。曾被稱為“中國IT知識產權第一案”的深圳朗科公司訴北京華旗公司(現今的愛國者)侵犯其閃存盤專利案經歷了長達4年的馬拉松式訴訟,最后以和平收場。了解知識產權作用后的愛國者在2010年將全球知名IT公司惠普告上了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要求惠普立即停止對愛國者USBPLUS數據傳輸SATA的連接器專利的侵權行為,完成了知識產權由“被告”到“原告”的華麗轉身。
不少專家都認為,隨著愛國者此次主動維權行為的開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主動保護知識產權上有所行動。同時,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全球市場競爭的激烈形勢,中國企業要想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立足于世界市場,除了要加快自主知識產權的建設,還要學會充分利用知識產權這一“武器”,進可攻退可守。
知識產權管理已經成為各類企業的戰略選擇。一方面,知識產權管理可以使企業通過掌握的新的科學技術方法與手段,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真正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促進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的作用,使企業在競爭中居于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盡量避免或減少由于種種原因在知識產權問題上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2、知識產權的作用
愛國者受過知識產權的傷也得到過他得利,所以說要想利用好知識產權的“武器”就要對其相當的了解,都說知識產權既是“盾”也是“矛”。
在當代市場競爭環境中,知識產權既是“矛”又是“盾”。企業擁有了知識產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自己,而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幫助企業在競爭中更勝一籌,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他還可以在企業融資方面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不過多年來,我國的企業在維權的過程中經常只將知識產權當做“盾”來防御,顯得比較被動。一位知識產權方面的專家告訴記者:“知識產權當做矛可以刺傷對方,當做盾可以保護自己,而這一點恰恰是中國絕大多數企業欠缺的能力。”華中科技大學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朱雪忠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企業僅依靠創新是不夠的,還需要把創新變成知識產權的威懾力,在別人進攻的時候防備,在競爭時能用它參與競爭。確實,在目前的中國企業中,真正研發、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還不多;即使有了創新,這些企業也還不太善于運用知識產權的規則來保護自己、參與競爭,這樣的應用能力仍是比較弱的。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協調管理司司長馬維野在日前舉辦的知識產權開放日上對我們的企業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那就是“我們的企業要鼓勵創新,樹立競爭意識,更加有效地參與經濟競爭”。
3、知識產權的價值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領域的專利世界大戰,諾基亞、蘋果、HTC、Google、三星、微軟、摩托羅拉和ORACLE之間錯綜復雜的專利戰爭。2011年6月30日,北電網絡宣布將其6000項專利和專利申請作價45億美元,打包出售給了Rockstar Bidco LP財團,都說死掉的北電比活著的北電更值錢,肢解的北電比整體的北電更值錢,這話一點也不過分。而我們還將盡情期待下一個僵尸復活的故事那就是柯達VS蘋果。專利的買賣正在成為一項顯性生意。在“事實死亡公司”北電43億美元天價售出其余下專利之后,另一個老牌企業摩托羅拉也正在被投資人“唆使”出賣專利渡過難關。從現在存量資源來看,摩托羅拉的專利價值要數倍于北電,出售專利比苦苦地賣手機,顯然更賺錢。
我想,作為陶瓷企業的我們在專利方面很少出現這種戰爭,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重視專利,我們甚至應該更重視專利。都說陶瓷行業是一個起點低的行業,可想而知我們的每一個創新是多么的彌足珍貴,我們更應該用專利好好的保護起來,甚至也可以通過技術轉讓給公司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專利就是一項你看不到結果的投資,假使我們重視,也許未來某天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倘若我們不投資,遇到麻煩則沒有任何力量反擊。
(研發中心 廖花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