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92期
東方還是那個東方
姓名:崔華峰
公司:廣州崔華鋒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師簡介
中國當代東方設計領軍人
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中國資深高級室內建筑師
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廣州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設計委員會·委員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州環境科學會·理事
廣東省高級環境藝術設計師
東方藝術史研究所·研究員
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委員
工作方向
從事一線設計二十七年
工作方向———空間形象策劃·設計·顧問
工作方向———品牌規劃·文化主題酒店
當代·東方文化空間策劃·設計
當代·東方主題酒店策劃·設計
研究方向
當代·東方·印象
東方文化在當代規劃·建筑·室內·物件上的設計體現
主張
繼承東方傳統思想文化
用當代的手段創作再現
以符合現代人的鑒賞觀
給人傳統+當代的印象
所獲榮譽
1999年
獲全國藝術設計金獎·銅獎
2004年
授予“全國有成就資深室內建筑師”稱號
2005年
APID亞太室內設計大獎———榮譽獎
獲“中國室內設計20年”設計功勛獎
中國室內設計十大年度封面人物"提名獎(第一名)
2006年
獲羊城十大設計師———空間類(金羊獎)
入選為影響廣州室內二十年二十人之一
評定創意中國30人權利排行榜———崔華峰
獲中國十大設計師(團隊)———金羊獎
2008年
榮獲廣東省 "嶺南杯"功勛設計師
榮獲第七屆中國國際室內設計雙年展榮譽獎
榮獲中國裝飾行業二十年--貢獻獎
榮獲金羊獎-2008年度中國十大辦公空間設計師
榮獲金羊獎-2008年度中國十大設計師東方成就獎
2009年
榮獲“廣州設計名片”稱號
入選全國美展廣東作品展
2010年
入選《廣州亞運媒體新聞中心形象景觀設計》
對于崔華峰,第一印象來自于媒體鋪天蓋地的采訪報道:啊,就是那個新東方設計領軍人物;第二印象來自幾個設計師朋友的描述:犀利實在,講座信手拈來卻非常精彩;第三印象才從接觸而來:奇趣,總以旁觀者的語氣說“崔老師……”,讓人誤以為他只是助理。后來聽說,他一直以旁人的角色審視和鼓勵自己“崔老師,你不要再講太多理論,應該拿出你的作品”,這才恍然。
“新東方”的設計理念引來許多關注和爭論,而他只是說:“我希望我再努力多一點,給中國的設計師們帶個頭,先走一步,如果碰到石頭疼的是我,他們別跟著我碰就行了,如果我走的路是一條有希望的路,那么就再請大家跟著走。”
他笑稱自己屬于只能做好一方面事情的人,又無更好的路可走,只好借中國五千年的過來路走走,所以他在這個領域一直堅持下去,便有了“術業專攻”的說法。但是,不管怎樣,傳統東方文化的當代化之路經過多年的探索,早已遍布全球,變化和差異隱沒其中。就像人生的三種境界,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仍舊回歸“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行至今日,東方還是那個東方。聶文婷:現在很多設計師都說從事室內設計不該有所謂的風格和領域,但是我曾在您這聽到不同的說法:去醫院掛號,普通門診收四元,專家門診收七元,如果醫生不停強調自己什么病都會治,病人心里其實是很沒底的,而室內設計也是這個道理,應當術業有專攻。
崔華峰:“實用·經濟·美觀”是多年來對設計約定俗成的排列。它們見證了三點:設計的頭要任務是處理并解決實用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必須受經濟因素的制約;解決問題之后,設計不能脫離美觀。
為了便于對美觀傾向或態度的描述,“風格”這種稱呼隨之誕生,講述的是設計結果的表象特征。“領域”則表述著所能專長地解決問題的某些方面,一個設計師一專多能的情況也屬正常,只是能力問題。
“術業有專攻”指的就是像我這種只能做好一方面事情的人的出路。因為兩千多年了,形成了市場、社會,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
聶文婷:您素有新東方設計領軍人物之稱,能否介紹一下您所“專”的領域?
崔華峰:其實我的“領域”很寬遠,因為依靠了傳統東方的一些文化和精神作指導思想來處理當代的設計問題,當然處理設計問題的結果也就自然而然帶有東方味了。
不過,我認為客人要的是處理設計問題的結果而不是結果的表象,“風格”是設計的術語,不是“實用·經濟·美觀”的市場述語。
聶文婷:據說,十幾年前東南亞就開始研究“新東方”設計,但是無論國內外,過往對“新東方”的探索往往需要很好的材料和工藝支持,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經過多年的探索,它是否有所變化?
崔華峰:我比較習慣用“當代·東方”來提醒自己,“當代”排在前,因為我們的客人是當代的客人,因而所用的手段、工藝、材質……都應符合當代的價值觀、當代的審美觀,與時代共同進步。
“東方”排后面,是因為手段、工藝、材質等物質層面的問題解決后,思想文化精神層面的問題怎么辦呢?目前,我無更好的路可走,只好借中國五千年的過來路走走,因而“東方”還是傳統的東方之路。
從傳統的東方文化中走出當代化之路,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探索,目前這種探索遍及全球,也越來越接近設計的本質和市場的本質,“實用·經濟·美觀”。
聶文婷:關于陶瓷展廳的設計,您有什么經驗與大家分享?
崔華峰:我一直都在想陶瓷展廳是給誰用的?多大才能夠用?如果同意是設計師和客人在共用的話,示范性的展示是必要的,經典產品和產品搭配是主菜,方向性的流行趨勢新品是推薦的新菜,那與“主菜”和“推薦菜”搭的文化和藝術品是“配菜”啰?當然還離不開茶,咖啡,點心這些餐前小菜,但是大家都忘記了,還有用膳前的話題呢?難道一坐下就說“吃,吃,吃”我愿意以一個設計師的身份和品牌企業共同在展廳中策劃安排餐前話題,讓設計師和客人開題開得文化而高雅選好“菜式”,吃得舒適愉快!
(特約記者 聶文婷)
案例說明:
本案為奈瑞兒美容旗艦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河里的菱角,籠里的魚,水里的影子是阿嬌”。本品牌主張東方養生,服務女性,通過空間的組織,藝術化地彰顯了水鄉之純樸,東方人文的純凈,所用的手法、工藝均脫胎于東方文化卻又更契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審美觀。設計師很小心地選擇空間的主材質感,生怕破壞了“女人是水做的”定語,色彩淡雅純凈、質感厚重的材料突顯空間的寧靜悠然之美。
注重燈具的選擇和燈光的安排,或通明或幽暗,根據空間的不同功用適當地調節和過渡,成功地協調并控制了空間中的那股寧靜。
公司:廣州崔華鋒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師簡介
中國當代東方設計領軍人
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中國資深高級室內建筑師
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廣州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設計委員會·委員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州環境科學會·理事
廣東省高級環境藝術設計師
東方藝術史研究所·研究員
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委員
工作方向
從事一線設計二十七年
工作方向———空間形象策劃·設計·顧問
工作方向———品牌規劃·文化主題酒店
當代·東方文化空間策劃·設計
當代·東方主題酒店策劃·設計
研究方向
當代·東方·印象
東方文化在當代規劃·建筑·室內·物件上的設計體現
主張
繼承東方傳統思想文化
用當代的手段創作再現
以符合現代人的鑒賞觀
給人傳統+當代的印象
所獲榮譽
1999年
獲全國藝術設計金獎·銅獎
2004年
授予“全國有成就資深室內建筑師”稱號
2005年
APID亞太室內設計大獎———榮譽獎
獲“中國室內設計20年”設計功勛獎
中國室內設計十大年度封面人物"提名獎(第一名)
2006年
獲羊城十大設計師———空間類(金羊獎)
入選為影響廣州室內二十年二十人之一
評定創意中國30人權利排行榜———崔華峰
獲中國十大設計師(團隊)———金羊獎
2008年
榮獲廣東省 "嶺南杯"功勛設計師
榮獲第七屆中國國際室內設計雙年展榮譽獎
榮獲中國裝飾行業二十年--貢獻獎
榮獲金羊獎-2008年度中國十大辦公空間設計師
榮獲金羊獎-2008年度中國十大設計師東方成就獎
2009年
榮獲“廣州設計名片”稱號
入選全國美展廣東作品展
2010年
入選《廣州亞運媒體新聞中心形象景觀設計》
對于崔華峰,第一印象來自于媒體鋪天蓋地的采訪報道:啊,就是那個新東方設計領軍人物;第二印象來自幾個設計師朋友的描述:犀利實在,講座信手拈來卻非常精彩;第三印象才從接觸而來:奇趣,總以旁觀者的語氣說“崔老師……”,讓人誤以為他只是助理。后來聽說,他一直以旁人的角色審視和鼓勵自己“崔老師,你不要再講太多理論,應該拿出你的作品”,這才恍然。
“新東方”的設計理念引來許多關注和爭論,而他只是說:“我希望我再努力多一點,給中國的設計師們帶個頭,先走一步,如果碰到石頭疼的是我,他們別跟著我碰就行了,如果我走的路是一條有希望的路,那么就再請大家跟著走。”
他笑稱自己屬于只能做好一方面事情的人,又無更好的路可走,只好借中國五千年的過來路走走,所以他在這個領域一直堅持下去,便有了“術業專攻”的說法。但是,不管怎樣,傳統東方文化的當代化之路經過多年的探索,早已遍布全球,變化和差異隱沒其中。就像人生的三種境界,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仍舊回歸“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行至今日,東方還是那個東方。聶文婷:現在很多設計師都說從事室內設計不該有所謂的風格和領域,但是我曾在您這聽到不同的說法:去醫院掛號,普通門診收四元,專家門診收七元,如果醫生不停強調自己什么病都會治,病人心里其實是很沒底的,而室內設計也是這個道理,應當術業有專攻。
崔華峰:“實用·經濟·美觀”是多年來對設計約定俗成的排列。它們見證了三點:設計的頭要任務是處理并解決實用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必須受經濟因素的制約;解決問題之后,設計不能脫離美觀。
為了便于對美觀傾向或態度的描述,“風格”這種稱呼隨之誕生,講述的是設計結果的表象特征。“領域”則表述著所能專長地解決問題的某些方面,一個設計師一專多能的情況也屬正常,只是能力問題。
“術業有專攻”指的就是像我這種只能做好一方面事情的人的出路。因為兩千多年了,形成了市場、社會,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
聶文婷:您素有新東方設計領軍人物之稱,能否介紹一下您所“專”的領域?
崔華峰:其實我的“領域”很寬遠,因為依靠了傳統東方的一些文化和精神作指導思想來處理當代的設計問題,當然處理設計問題的結果也就自然而然帶有東方味了。
不過,我認為客人要的是處理設計問題的結果而不是結果的表象,“風格”是設計的術語,不是“實用·經濟·美觀”的市場述語。
聶文婷:據說,十幾年前東南亞就開始研究“新東方”設計,但是無論國內外,過往對“新東方”的探索往往需要很好的材料和工藝支持,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經過多年的探索,它是否有所變化?
崔華峰:我比較習慣用“當代·東方”來提醒自己,“當代”排在前,因為我們的客人是當代的客人,因而所用的手段、工藝、材質……都應符合當代的價值觀、當代的審美觀,與時代共同進步。
“東方”排后面,是因為手段、工藝、材質等物質層面的問題解決后,思想文化精神層面的問題怎么辦呢?目前,我無更好的路可走,只好借中國五千年的過來路走走,因而“東方”還是傳統的東方之路。
從傳統的東方文化中走出當代化之路,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探索,目前這種探索遍及全球,也越來越接近設計的本質和市場的本質,“實用·經濟·美觀”。
聶文婷:關于陶瓷展廳的設計,您有什么經驗與大家分享?
崔華峰:我一直都在想陶瓷展廳是給誰用的?多大才能夠用?如果同意是設計師和客人在共用的話,示范性的展示是必要的,經典產品和產品搭配是主菜,方向性的流行趨勢新品是推薦的新菜,那與“主菜”和“推薦菜”搭的文化和藝術品是“配菜”啰?當然還離不開茶,咖啡,點心這些餐前小菜,但是大家都忘記了,還有用膳前的話題呢?難道一坐下就說“吃,吃,吃”我愿意以一個設計師的身份和品牌企業共同在展廳中策劃安排餐前話題,讓設計師和客人開題開得文化而高雅選好“菜式”,吃得舒適愉快!
(特約記者 聶文婷)
案例說明:
本案為奈瑞兒美容旗艦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河里的菱角,籠里的魚,水里的影子是阿嬌”。本品牌主張東方養生,服務女性,通過空間的組織,藝術化地彰顯了水鄉之純樸,東方人文的純凈,所用的手法、工藝均脫胎于東方文化卻又更契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審美觀。設計師很小心地選擇空間的主材質感,生怕破壞了“女人是水做的”定語,色彩淡雅純凈、質感厚重的材料突顯空間的寧靜悠然之美。
注重燈具的選擇和燈光的安排,或通明或幽暗,根據空間的不同功用適當地調節和過渡,成功地協調并控制了空間中的那股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