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100期
    十年樹刊,百尺竿頭


    文/本報記者 游慧怡

      

        10年風雨滄桑,10年春華秋實。
      
        作為鷹牌的企業報,《鷹之聲》不僅見證了鷹牌發展的風雨歷程,也見證了陶瓷行業的滄桑變化。與鷹牌共同成長的同時,《鷹之聲》創造出自己的品牌價值,也提升了鷹牌的文化軟實力。
      
        回首這十年百刊,《鷹之聲》的變化和鷹牌的發展一樣,難以言盡。
      
        從只有4個版面,發展到16個版面……
      
        從只有一名編輯,到每個部門均設通訊員、員工積極參與去完成……
      
        從集中關注經營與市場,到成為一份重視企業文化的報紙……
      
        從單純的紙質版,到同時上線數字報……
      
        在一家三代均供職于鷹牌的老讀者常華嵩眼中,《鷹之聲》可以說是天天向上,越辦越好。而在華夏陶瓷網總編輯劉小明看來,《鷹之聲》能一直堅持出到100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這從一個側面證明鷹牌企業文化根基的深厚。”

        10年歷程彈指一揮間,《鷹之聲》見證了鷹牌陶瓷首次上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見證了歷次設計師高峰會,見證了河源公司的掛牌成立,也見證了鷹牌集團成立、晶聚合產品上市,以及我們在博洛尼亞上第15次亮相……10年以來,《鷹之聲》始終不停地審視自我,在與社會、與企業、與員工的互動發展中,找尋不足;堅持一貫的改革、創新精神,不忘企業報的責任與使命,擔負著企業的宣傳報道任務,充分發揮溝通橋梁和企業文化交流平臺的作用。



     應勢而生,不斷發展
       
        “試刊記當年,三兩狂編。孤燈斗室不曾眠。聞道而今百期廣廈,意慰情牽。”

        寥寥數語,刻畫了《鷹之聲》最初的模樣,也記錄著創刊者們的艱辛付出。
       
        2003年2月,《鷹之聲》的前身———《鷹牌控股企業報》創刊了。根據老編輯的回憶,2003年春節期間,公司提出要開始辦企業報,用于建立企業文化平臺和內外的溝通橋梁。當時,市場部的同事還在放假,他們在得知這一消息后,馬上提前上班,搜集素材,并由楊詠嘉主編,龐慶清負責版面設計,加班加點完成了這一期《鷹之聲》。2月開工后,無數員工回到工作崗位上,都發現一件新鮮事:一份散發著油印清香的《鷹牌控股企業報》誕生了。這一期的內容分為“要聞版”、“品牌與推廣”、“產品與市場”,以及“文化天地”版面,內容豐富,設計簡潔,得到員工們的好評。企業報的推出,是鷹牌喝下的企業文化“頭啖湯”,體現了鷹牌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精神。2003年11月,《鷹牌控股企業報》正式改名為《鷹之聲》。歷史上第一份叫《鷹之聲》的報紙,便這樣誕生了。
      
        在多年的發展中,《鷹之聲》一直伴隨著鷹牌的發展,為之鼓與呼。
      
        2004年,鷹牌上榜首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凸顯廣東建陶業最具價值品牌地位;在當年博洛尼亞展會上,鷹牌拋光磚獲得了世界同行的高度贊譽。《鷹之聲》對這些無一例外地作了報道。在這一年,《鷹之聲》進行了改版,并在公司成立30周年期間推出慶祝特刊,贏得員工的一致好評。
      
        2005年,是鷹牌產能擴大、技術提升的一年。鷹牌研發中心揭牌成立;收購河源生產基地,成立鷹牌陶瓷實業(河源)有限公司;鷹牌陶瓷聯合科達機電,兩大上市公司強強聯合共同研發魔術師布料系統,推出了領先行業的“江山多嬌”系列瓷質玻化磚……當年,公司把《鷹之聲》的文章精選編輯成為書籍《鷹之聲》,成為行業第一本企業公開出版的內刊書籍。
      
        2006年,《鷹之聲》獲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頒發的“中國企業文化傳媒優秀內刊二等獎”。同年,鷹牌的業務范圍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從此專心做磚。
      
        2007年,《鷹之聲》報道了鷹牌產品進入北京奧運體育場館、啟動精益生產、隆重舉行鷹牌控股大廈暨鷹牌陶瓷品牌文化館落成慶典儀式等新聞。

        2008年,鷹牌為汶川災區舉行抗震救災捐款大行動,并實行品牌終端一體化的營銷戰略,這些都在《鷹之聲》上得到充分體現。在2005~2008年,《鷹之聲》保持了較為連貫的設計和欄目風格。
      
        2009年,鷹牌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從2009年開始,《鷹之聲》進行改版,以銅版紙、雙膠紙代替了以往的新聞紙,并站在更高的角度,對欄目和內容進行了較大的調整。


    與時代共舞
      
        可以說,在缺乏行業參照物的時候,《鷹之聲》就這樣一股子闖勁往前行。它不僅緊跟時代的設計革新、辦報革新,更為重要的是找準時代脈搏,一起跳動。“企業報的發展不能與時代割裂。”這是《鷹之聲》創刊時就深深明白的道理。
      
        進入2010年,是建陶行業風云變幻的年份,鷹牌也迎來了重大的變化。2010年8月18日,鷹牌公司完成轉制,廣東鷹牌陶瓷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并開啟“新鷹牌,大未來”五年規劃藍圖。
     
        2011年,林偉總裁在年會中闡述了鷹牌的企業文化———鷹八條,并提出“12345”策略。其中“一手抓經營,一手抓企業文化”的理念,將企業文化的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鷹牌企業文化綱要》出臺、組織員工到黃埔軍校進行軍訓、《鷹牌人之歌》出臺、同唱一首歌比賽……從這些事件中,所有員工都感受到了鷹牌的變化。
      
        毋庸置疑,處在這樣一個變化發展的時代中的《鷹之聲》,面臨著同樣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挑戰在于,在原來的基礎上,《鷹之聲》能否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建設?更好地傳播企業文化?
      
        機遇則是,公司“一手抓經營,一手抓企業文化”的決心,使得《鷹之聲》可以在更寬闊的平臺上展開。
      
        面對挑戰與機遇,《鷹之聲》傾情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去。在形式上,不斷革新,推出數字報。在內容上,既圍繞公司的工作中心,服務大局,擔起正確的輿論導向正確的責任,又關注員工和合作伙伴的需求,和企業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服務公司工作,及時報道新聞。全程跟進參與并報道公司的各項大事。2011年,行業首創的一次燒微晶產品———鷹牌陶瓷“晶聚合”產品成功批量生產,并在全球同步上市發布,被譽為“鷹牌一小步,行業一大步”;同年, “三開一改”營銷版圖全球啟動。 2012年,鷹牌陶瓷“奢瓷壹號館”落成,開創設計營銷“壹號經營模式”;8月,推出“中國鷹牌 世界印象”全新品牌形象;承辦“從中國制造到世界品牌”國際化論壇”;9月,連續第15年代表參加博洛尼亞展會……對此,《鷹之聲》均作了深入報道。擔起正確的輿論導向正確的責任。《鷹之聲》還每期推出“刊首語”和相關文章,宣導企業文化,讓員工了解公司的發展思路。從《鷹之聲》中,人們可以了解到公司“12345”的策略、“真抓實干、創新發展”的要求、“三個共同體”的追求、“人文、綠色、環保”的研發思路、以及對于“中國鷹牌,世界印象”的詮釋。通過《鷹之聲》,公司的經營思路和要求都得到了及時的傳達。
      
        為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鷹之聲》還推出“企業文化”“十佳員工報道”、“員工心聲”、“副刊”等欄目,受到了員工的歡迎。為了起到內外部溝通橋梁的作用,《鷹之聲》在各部門、各區域建立了通訊員隊伍,方便信息的溝通。9月19日,《鷹之聲》舉行第一次通訊員大會和38周年征文征圖比賽頒獎會,讓通訊員們暢所欲言,也讓得獎者受到鼓勵。
      
        為了響應公司“終端渠道提升年”的要求,《鷹之聲》還增設了《營銷風采》《終端綻放》和《微言微語》等欄目。這些欄目不但為營銷人員和合作伙伴打開了交流的平臺,還打開了新思想、新趨勢、新觀念的窗口,更是《鷹之聲》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充分實現信息交流的手段。
      
        在“一手抓經營,一手抓企業文化”的精神指導下,《鷹之聲》無論是承擔新聞策劃營造輿論氛圍的責任,還是肩負企業文化、經營戰略宣導的重任,都堅持與公司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與員工的需求需要相結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同唱一臺戲”的良好合力。
      
        進入新的時代,在傳播的方式上,《鷹之聲》也取得了一個重大的突破。從2011年5月起,《鷹之聲》在官網上推出數字報(地址為http://www.eaglebrandgroup.com/NewsPager.aspx),只要進入鷹牌集團或鷹牌陶瓷的網站,或者登陸OA系統,就可以快速地閱讀到《鷹之聲》的數字報。這是十年間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之舉。《鷹之聲》數字報以其簡潔、易讀,成為行業中最為出色的數字報。無論您身在何方,只要有臺能上網的電腦或平板,就能通過閱讀《鷹之聲》數字版,盡覽鷹牌的發展和變化。



    2013,我們期待更好的《鷹之聲》
     
        《鷹之聲》的發展壯大,得益于貼近讀者的編輯方針、得益于高效的發行網絡、得益于合作伙伴的支持,更得益于10年里收獲的各種經驗。
      
        100期,對于《鷹之聲》來說,的確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十年百刊,《鷹之聲》建立起鷹牌企業文化的陣地,建立起鷹牌人風采展現的平臺,也建立起與外界交流的橋梁。同時,也留下了一串堅實的腳印,夯實了起飛的跑道。正如南方日報龔晶所說:“《鷹之聲》歷經百期洗禮,已經初具靈魂。”《鷹之聲》將傳承百期的文化,承前啟后,創新發展。
      
        湯之《盤銘》有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站在百期節點上展望未來,鷹牌人的心中升騰著新的夢想,新的希冀,新的追求。
      
        “展現鷹牌文化,綻放鷹牌風采。”這是《鷹之聲》的使命所在。“《鷹之聲》要成為鷹牌精神的喉舌、展現企業文化的平臺、內外交流的橋梁,體現其獨特魅力!”林偉總裁如是說。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的,2013年,《鷹之聲》將進行全新改版,以更廣的視角、更時尚的設計、更專業的思考、更具互動性的欄目,更豐富的活動,與合作伙伴、員工及社會各界共享鷹牌的文化和價值,倡導時尚生活方式。
      
        《鷹之聲》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企業文化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站在《鷹之聲》創刊100期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之際,《鷹之聲》將繼續推動企業文化建設,使其真正融入企業的血脈,推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我們準備好了!您呢?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