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鷹牌是一家有著39年歷史的企業,有著深刻的人文文化。不同年代入職的員工,見證著它的發展與壯大。我們選取了上世紀70年代入職的陳國海、80年代入職的梁麗容、90年代入職的陳火紅,以及新世紀之后入職的何高瞻和范新暉作為代表,講述在鷹牌的風華印記。
70年代
陳國海
研發中心技術部經理
1974年入職
愛崗敬業的“老鷹”
他,已年近60,卻不喜歡呆在舒適的辦公室,而是帶領后輩在車間揮汗如雨;他,愛崗敬業,當選2012年廣東省勞動模范; 他,功勛卓著,榮獲鷹牌集團2010年總裁特別獎……他,就是鷹牌集團研發中心技術部經理———陳國海。
說起“海哥”陳國海的故事,在公司可謂是人所共知。他曾參加知青下鄉,1974年在他20來歲時就進入到石灣工藝廠(鷹牌公司的前身)工作;1984年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公司由美術陶瓷向建筑陶瓷轉變,陳國海選擇了留下。多年來,陳國海帶出來的徒弟舉不勝舉,為陶瓷行業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在其崗位上,陳國海默默耕耘,為公司做出了杰出的貢獻。2011年5月,為了試制微晶玻璃新產品,56歲的陳國海和年輕人一起在五車間熬夜試磚。白天在30多攝氏度的氣溫下工作一天,晚上還加班到凌晨兩點多,小憩一陣凌晨五點又到車間生產線看板,分析結果、調整配方和燒成曲線,一直工作到下午下班。
在近40年的鷹牌生涯中,無論是鷹牌走上坡路,還是暫時在走下坡路,陳國海都沒有想過離開。“鷹牌有很長的歷史,我也進來很長時間,鷹牌的未來從來都讓人充滿信心。鷹牌的待遇、福利也不錯,也給了我一番事業。”
80年代
梁麗容
成品抽檢主管
1981年入職
有著地道石灣口音的容姐,性格十分豪爽,語言也十分樸素,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和感召世人的豪言,有的是完成本份工作的責任感和32年來對鷹牌的一顆感恩的心。
1981年,容姐一畢業,便在鷹牌的前身———陶瓷工藝廠從事陶瓷工藝注漿工作。這是一個繁重的工作,但工藝廠的老師傅都非常耐心,手把手地教導。憑借著努力,很快她就獨立承擔工作,每天必須按照技術要求,按質按量交貨。她說,烘曬濕石膏印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大家都不計較,不怕累,并且把個人的意志慢慢磨練出來。
1988年,容姐被調到質控科成品分檢車間工作。對于她來說,一切要從零開始。那段時間非常艱辛,她每天都得泡在生產一線虛心地學習,從人手每件分檢,到線上分選都必須熟悉。不過,她非常感謝那時候的領導與師傅們,因為他們的栽培與指導,使她慢慢地掌握了分級的技巧與控制質量過程的方法。容姐說,鷹牌的磚在行業上負有盛名,靠的就是品質,品質就是客戶所信賴的因素。因此盡管控制質量工作極其艱辛,只要產品質量出現問題,都必須耐心地分析原因并及時與生產部門溝通。保證質量,就是本職的最大責任。因此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她從未敢松懈。
鷹牌是容姐的第一家企業,她也以身為鷹牌人為豪。在三十多年的路上遇到不少幫助自己成長獨立的同事,她已經養成了嚴謹、專注的習慣,工作累與苦已經都沒有所謂,因為收獲了一份幸福感,一份信任,一份融洽。這些點滴說不上什么大事情,但點滴串聯起來,就已經深深地扎進老鷹們的心底。(梁綺雯)
90年代
陳火紅
窯爐工序技術員
1998年入職
帶著美好的理想和當年的家庭責任,陳火紅在鷹牌已走過十五個春秋。從一線普通保養工晉升到中層技術員,從佛山熱鬧非凡的城市調進遍遠的山區生產基地,一路走來,他化壓力為動力,迎難而上,從未放棄……
穿越到98年,正是收購華鵬陶瓷,成立鷹牌陶瓷集團關鍵時期,公司上下正忙得熱火朝天,作為一名新進員工,很快融進大伙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并將其工作激情和所有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通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從一名普通保養工轉為爐工,一年后因工作表現突出晉升為班長,在擔任班長基層管理期間,陳火紅憑著自己以身作則及模范帶頭表率作用,一次次高質量完成生產任務。2004年又被晉升為窯爐技術員,續后生產壓力更是多層重疊,記憶最深的是參與“2086”釉面磚技術攻關過程,所有參與研發生產人員,信心十足,正是那股氣勢和凝聚力壓倒了當時一切困難和阻力。油面磚成功投產,大家正處于歡慶喜悅中,一個任命讓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降臨了。
2006年8月因工作,他需要調河源基地工作,當年,一廠的環境并不理想,文化生活環境也較差。他重新給自己定位,調整工作和生活方式,接受現實,適應環境。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團隊協作,他不斷的創造奇跡,超越自我,2008年所在車間被集團總部評為先進車間,2010年第一次成功燒成拋釉磚,2012年被評為優秀員工。2013年4月,他再次因生產需要調河源二廠,用鷹牌的一句老話“我是鷹牌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來形容陳大哥,非他莫屬。他和鷹牌同舟經歷十五年,從他的眼神和少許白發看的出他歲月蹉跎,當能,這些都微不足道,因為他正真得到是工作上的充實和快樂,夢想和責任在鷹牌的舞臺上慢慢實現,并得到認可。
展望未來!尋“中國瓷”追“鷹牌夢”,他期待鷹牌陶瓷就像他的名字———陳火紅一樣,火紅地走遍全球每個角落,他渴望自己的事業在鷹牌道路上走的更遠、踏實、快樂!他更期盼二廠生產基地各項工作早日步入正規,使一線員工和基層管理人員服從執行意識更強,專業技能更硬,企業精神和責任感更高。(劉秋平)
00年代
何高瞻
國際營銷中心經理
2007年入職
對小何來說2007年的夏天既惆悵又讓人充滿期待,他與朝夕相處4年的同學瘋狂大醉后背起行囊踏上駛往廣東的列車。“當時參加公司在西南地區舉辦的校園招聘會,競爭很激烈,過五關斬六將最終牽手鷹牌我非常激動。雖然經歷人生中最漫長的43個小時火車之旅,但能從事一個與專業對口工作的夢想即將實現,感覺硬座也成了我的幸福。”
時光飛逝,轉瞬即6年,小何從一個懵懂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優秀員工,談起這6年,他覺得每一段經歷都無比寶貴。第一次撥通越洋電話,從聽到“hello”后的那份緊張,手心里沁出了汗水,恨不得屏住呼吸,希望能聽清楚客人的每個單詞,可不知道是自己太過緊張的緣故還是客人發音有問題,腦袋幾乎空白,最后還是沒有完全領會客人的意思;接到的第一封訂單雖然只是一份小小的家裝產品訂單,但整個外貿流程能夠暢通的經歷一遍,也是成長。“我知道從此以后還有更多的困難和挫折,但這更激發我好強的斗志,我將在外貿這個行業創造出更好的業績。很感謝鷹牌能夠給我們提供工作的平臺,也感謝那些給予我幫助的領導和同事,正是在他們的提攜和幫助下,我才能成長的這么快,工作得心應手。”
對于自己的事業、鷹牌的未來,小何一直都充滿信心,“很慶幸能夠和公司一同成長,共同經歷挫折,共同享受榮譽,共同經歷那么多耀眼行業的大事件,更為由于每位員工付出努力而不斷刷新紀錄的銷售業績,再獲新高的品牌價值感到驕傲,因為我們都是鷹牌人!”(李靜敏)
10年代
范新暉
項目申報主管
2010年入職
對于“拼搏哥”范新暉來說,工作是人生樂趣之一,能從事一份實現自身價值的工作,是幸運,也是幸福。2010年11月進入鷹牌以來,范新暉一直在研發中心從事項目申報工作,在鷹牌的平臺上,他一方面得到了施展才華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
項目申報工作所涉及面廣和泛,接觸的事務多和雜,工作難度較大。作為科技項目辦公室主管,他每天白天電話不斷,還有各種各樣的關系要處理,事務繁雜,晚上回去還要加班。而每當一些重大項目榮譽申報時,工作就尤其緊張。他每次都咬緊牙關,加班加點按時完成任務。不少其它單位的同行當面或私下都問起范新暉的同事,“鷹牌給了你們什么待遇和福利,范工怎么這么賣命?”用賣命來形容他真的一點都不為過。他經常是一個月就休息個一兩天,在工作最繁忙的時候曾創下連續工作50多天無休的記錄,晚上回到家里,也經常熬夜寫材料,有時一兩點還在忙著構思各種各樣的項目方案、進行行業信息的匯總和分析……
在同事的眼中:“阿暉不僅敬業,還是一個熱心有激情的人,他那富有激情的狀態,連我們也被他感染了……”每當公司獲得了榮譽,或是科技項目申報成功了,他總是第一時間和同事分享喜訊:“我們鷹牌又得了一個大獎!”他樂于助人,對同事非常熱情,不少年輕的同事在工作方面遇到難題,例如文檔排版、圖像處理、文件掃描時,都會第一時間請他幫忙。同時他也帶起了一股申報職稱、撰寫論文,個人職業技能職稱提升的熱潮。
朋友們曾問起范新暉,你如何能如此長時期充滿激情的工作?范新暉回答道:“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公司創造價值,這是我的追求。公司既然信任我、給了我這個工作平臺任我施展自己的才能,那我一定會竭盡權力地做好本職工作,為公司的發展奉獻力量,何況當把工作當成自己的樂趣時,苦也就不是苦了”。(廖花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