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視界》(原《鷹之聲》第117期)
    戰略,企業管理的起點
     
    戰略究竟是做什么的,究竟應該怎么做,很多同事都感覺到很虛,仿佛知道戰略重要,又不知道戰略為何重要,大家對戰略的認識和認知只是停留在所謂方向而已,甚至認為公司的戰略會議就是開會和務虛。這些都是對戰略工作的誤讀,也是不明白和不清晰戰略的原因所在,這也充分說明了企業戰略的迷失。

    此次聽了賴偉民老師的課程,對戰略有了一個思維邏輯,對戰略從分析,到決策,到執行有了一個整體認識,明白了戰略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戰略的設定方法和管理辦法,應該說,收獲很大,提高很多,針對賴老師的課程,我也有以下幾點感想與同事們分享。

    一、戰略的分析是基于歷史、現狀和對未來的感性預測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企業在做戰略研討的時候,有的管理者總是津津樂道于其他公司的案例,總是對某些企業的成功贊嘆不已,甚至認為他們的發展路徑就是我們應該樹立的戰略。的確,我們往往迷戀于他人的光環,總是被一些所謂的偉大戰略而誤導,我個人認為,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都是不可復制的,因為時間、背景不同,因為每一個企業的管理能力和資源不同,一個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時間踏入河流的同一片水中,我們做戰略分析,了解別人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學習他的戰術,分析他成功的經驗要點和失敗的原因,了解他人的目的是給自己啟發而借鑒,是不可能生搬硬套的,因此,戰略分析要基于歷史和現狀展開:

        1
    、 要了解外部的各種信息,如市場環境,行業趨勢,競爭狀態,在這些外部情況分析的同時,我們要充分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了解國家經濟情況及走勢,了解競爭對手經營情況,對于外部信息的分析,一方面,我們要收集資料和訪談調研,或者通過網絡了解信息,另一方面,最好我們能夠索取一些數據資料,了解最清晰和精準的外部情況;

    2、 要做好內部的詳細分析,針對內部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前期經營總結回顧,針對我們自己前期的經營情況做一個營銷盤點和財務盤點,只有做好總結和回顧,才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發展能力,資源能力和優勢短板,自己的經營總結必須盡量以數據和事實說話,少一些籠統概括的分析,多一點理性的研究;

    3、 前面兩點講的是基于歷史和現狀對當前狀態進行分析,而分析的目標是要進行戰略決策的,如何進行戰略決策就是足球賽場上的臨門一腳,我們在針對歷史狀態進行分析以后,究竟應該采取發展、穩定,還是一體化戰略,究竟在低成本、差異化、聚焦中去選擇那一種競爭戰略,這個方向的確定就是基于我們的分析來做決策了,而這個決策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需要對未來做好感性的預測,趨勢成就優勢,優勢成就強勢。

    二、營銷價值鏈的掌控是戰略的核心

    企業經營的目標是價值最大化,而價值最大化的基本體現就是營銷價值鏈的有效掌控。這次學習過程中賴偉民老師就再次給我們分析了營銷價值鏈的微笑曲線,如何把握研發和營銷這個兩端的戰略方向,我認為是我們在制定戰略時應該核心思考的內容:

    1、 品牌戰略就是營銷價值鏈的關鍵點,如何在企業整體戰略思路基礎上去做好品牌、品類的規劃是品牌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品牌規劃則圍繞著品牌定位、品類開發、品牌推廣、品牌傳播展開;

    2、 戰略工作中營銷價值鏈的另一個部分就是圍繞著品牌規劃所做的渠道規劃,如何根據品牌規劃來做營銷渠道規劃就顯得異常關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匹配關系。我們需要怎么去做好相應的渠道維護、發展和拓展的目標和進度規劃充分體現了營銷戰略的完整;

    3、 針對品牌和渠道戰略,生產、后勤所做的配套規劃就是圍繞著營銷價值鏈所做的戰略補充。
    戰略,是企業管理的起點,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通過這次學習提醒了我,身為部門管理者,必須具備更好的戰略意識,建立更好的部門戰略管理。目前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推動社會加速發展,事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劇變,過去的知識、過去的經驗、過去的“正確”方法,已不能適應今天的現實需要,我們必須不斷學習,舍棄過去,以時俱進,以變應變,更新觀念,銳意創新。只有緊貼社會潮流,向年青人學習,保持朝氣心態,以開放廣闊的胸懷,才能使事業立于不敗、興旺。(華鵬營銷中心總經理 姚松榕)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