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84期
    吃魚的感慨
        小的時候,家住深山里,四面環山,僅有一條破破爛爛的公路與外界相通,冬天大雪傾城的時候,公路不能走,我們便基本與外界隔絕。

        山中生活,愁穿不愁吃,山貨很多,山雞、野豬多得是,但是水產卻少得出奇,魚類僅有皖魚、草魚、羅非魚等幾個品種,海魚一年也不見幾次有賣。因此,我們那里的人都不懂如何做魚,只會隨便蒸著來吃。偏偏我父母不知哪來的迷信,說吃魚可以讓人聰明伶俐。為了讓我讀書聰明,便常常買魚來蒸,把魚切成一“碌碌”,將蔥、姜、蕪茜等放在魚上一同蒸熟,這樣蒸出來的魚散發一股魚腥和熟蔥的惡臭味。我父母每次都逼著我吃,而且要吃完一“碌”才行,不吃就打我。他們不知道,我是多么地惡心于這種味道。每次吃完,我都借口躲到屋外,忍也忍不住地嘔吐起來,直嘔到黃膽水都出來,嘔完就進屋找牙膏刷牙。他們到現在還會說起,我小時候每次吃完魚,整只牙膏都被我刷完啦,沒少打我啊!

        當我離開父母,到山外讀高中時,我的心情是歡快的,因為寄宿是吃食堂的,我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再也不用和那散發惡臭的魚作斗爭,因為有這個陰影,我自高中到大學畢業工作的八、九年里,一次也沒吃過魚。

        我對吃魚的改觀,是從我到順德工作后開始的。順德是粵菜的發源地,特別是在做魚方面,花式多多。這時的我特別好奇,原來魚可以有這么多種吃法,竟還可以生吃,還可以將魚做得像藝術品一樣。每次和同事出去吃飯,他們都點魚,每次別人叫我趁熱吃的時,我總是淡淡地笑著,并不動筷。后來,我的一個男同事發現了我的問題,就問我怎么回事,我就把我小時候吃魚的恐懼告訴他。他哈哈大笑,說,我們順德人做魚是出名的,多少國家領導人來順德參觀,席宴上必定有魚,那是你爸媽不懂做而已,你就以偏蓋全,錯過了!你試著吃,不好吃我買一箱牙膏給你刷牙,說罷,不容我推脫,硬夾塊魚給我,我懷著怵怵的心情一試,哈,竟然不難吃,沒有那種惡心的熟蔥和腥味,只覺得鮮嫩清甜,非常可口。我那同事說,蒸魚的刀功、火候、配料、佐料都很講究,一個上乘的粵菜師傅都要練上好幾年功夫才能蒸出一條恰到好處的魚來,自然不是我們那小山區的人可比的。

        此后,我有意嘗試魚的多種吃法,煎蒸燜煮燉,還有生吃都試過,竟發現,最可口的,還是我當初覺得最惡心的清蒸。同樣是魚,做法不同,味道卻天壤之別。我因為童年吃魚的陰影,封閉了內心,這么多年,竟然錯過了美味。看來,我以后還是要勇于嘗試才行。(顧清風)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