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鷹視界》的主編游慧怡,2014年度鷹牌集團十佳員工。
文采斐然的游主編并非文學專業出身,她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她熱愛寫作,從小懷有一顆“記者夢”,大學畢業時她歷經重重關卡,殺入佛山日報做記者。6年奔走,她想換一種生活,加上對實業有著濃厚的興趣,機緣巧合下,她來到鷹牌,操持著內刊出版的大小事務。
雖然從事文字工作,但是游主編惦念十分關注大學時的專業,她時常參加經濟論壇、管理分享和各類公開課。受到集團總裁林偉先生的影響,她也會關注一些新思維、新業態,特別是互聯網思維方面的分享。 “互聯網+”博覽會期間,她蹲守在東歐中心兩天,從早到晚地聽課程。她對新事物也非常喜愛,在微信推出新版本后,她奮筆疾書了一篇《殘忍卻真實:微信新版本有可能刷掉一大波企業》的文章,得到了不少互聯網公司CEO和產品經理的關注。
很多人會說,我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過好我的小日子就行,比方說互聯網是騰訊、百度、阿里的事。游主編卻不能認同,她說:“經濟上的動態并不是事不關己的,在互聯網時代,把自己、把陶瓷限定在某個行業就是等死。”在她看來,通過這些經濟課程的學習,她能觀察社會的新趨勢、新思維,幫助她寫出更多更有深度、有分量的文章。
忙碌的工作、瑣碎的生活、世俗的社會未曾磨滅她對人生的憧憬,對生活她始終懷有一種偏執的熱忱與單純。
她愛寫作,她時常因為一些社會事件,突然萌生一些想法,決定寫一篇文章發布出去,不為博眼球,只為找到與她共鳴的人。她愛彈琴,有時早下班,她就找個地方練習鋼琴。她愛廣播,為此申請了一個廣播頻道,偶爾錄制自己的心得思考或童話故事。雖然點開去聽的人也許不多,她卻一直在堅持。她愛跑步,每天清晨五六點,當大家還睡得天昏地暗的時候,她已經跑完了幾公里。她愛分享,周末她時常參加文人或經濟類圈子的讀書分享會、文化沙龍,偶爾跟同事分享她的所聞所感,打破她日常的安靜。
游主編很喜歡摩西奶奶那句話:“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當同齡的女性都圍著工作、孩子團團轉時,她選擇在處理好這些事情之余做一點喜歡的事情,比如寫作、比如學習鋼琴。她不愿意被任何人貼標簽,因為“我是誰”并不是他人可以決定的。
她渴望學習、渴望美好。她正如高曉松所說:“生活不僅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張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