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牌陶瓷 | 第136期《鷹視界》
崔兆園:自帶文青屬性的拼命三郎

部門:鷹牌營銷中心
職位:媒體文案主管
榮譽:2015集團十佳員工
愛看書愛寫文章,你以為他是文藝青年?做執行做推廣,連續15天凌晨兩點下班,你覺得他是個工作狂?不,這都不準確。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感性與理性并存,冷靜與干勁互補。
專業所長用于工作
作為鷹牌營銷中心的媒體文案主管,崔兆園給自己的第一個定位是半個媒體人。因為除了策劃推廣的工作,他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在跟媒體打交道,或直接給媒體供稿。追溯起來,這得感謝他大學獲取的武漢大學新聞學雙學位。大學畢業前,他曾在廣東一省媒的佛山記者站實習半年時間。
因為是工商管理專業出身,畢業后他進入一家大型的家電公司做營銷策劃。在當時的他看來,這是一份能夠用得上自己工商管理和新聞學兩個專業的工作。在深圳做推廣,做執行,后又調回佛山總部,為終端大型活動負責數據收集及反饋工作,大量的信息收集以及報告的撰寫,曾讓他有過連續15天凌晨兩點下班的經歷。
不過,這些對于剛畢業不久的崔兆園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經歷和財富,為他來到鷹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增加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從深圳回到曾經熟悉的佛山,加上置業結婚,讓他對佛山更有歸屬感,更好地投入工作。
業余興趣為工作加分
崔兆園愛看書,并且很有計劃,他會給自己列系統的書目。高中時,他愛看文學類的書籍;上大學時,他給自己列的書單多是哲學類書籍,想用理性思維綜合一下感性思維;工作后的幾年,他覺得自己應該多看歷史,反思過去和現在,暢想未來;近兩年,又開始給自己列散文類的書單。
如今,崔兆園已是而立之年,他的理性與感性常體現在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上。“我比較信奉能量守恒定律,”他把自己的這種看法理論比作“能量守恒”,“任何一個社會熱點都有它的兩面性,一個人被推上高處就一定會有跌落神壇的失落。”對社會熱點問題,他常有自己冷靜的思考。
他常常會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分享感悟以及讀書筆記,“看書要思考才能吸收。”這些思考常帶給他工作中的不斷靈感,常體現在產品的包裝設計、品牌的策劃上。“比如‘2086’這個品牌的包裝完全是空白的,當時就想到海德格爾關于人類詩意的棲居的思考,以這個為原點,來包裝策劃這個品牌。”


發現更多小興奮
即使愛好能為工作加分,但崔兆園并不認為一定要把愛好變成職業。對他來說,這份工作能讓他經常閱讀思考已經很感恩了。“推廣部的工作,可以用上以前關于文案的訓練;市場部的工作,又恰好能鏈接我感興趣的東西,這樣的狀態是比較好的。”崔兆園說,這樣才可以讓興趣為工作加分,工作后更有興趣來研究愛好。
他還記得,2014年準備晶聚合3.0發布會的時候,為了節省開場宣傳片十幾萬元的制作成本,他和伙伴們決定自己剪片子。“用魔獸等科幻電影來體現尋寶的場景,再加入印度、中東等西域風情的元素,來一場尋寶之旅。”從找電影素材,去廣州買碟,到回來自己剪出一個兩分鐘的視頻。片子播出后,效果不但驚艷,還有人到后臺來問作者是誰。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在做到資源滿足的情況下做好最好”,“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
“策劃有專業的標準和衡量準則,策劃方案就是要找到一個痛點,把它做到極致,讓它有更好的關注度。”崔兆園說,這種工作上的壓力,會促使自己努力去做到想要的效果,“有時候甚至超出預期效果,這時就會很有點小興奮,覺得那些加班熬夜都很值得。”
同樣的成就感他在幫助經銷商團隊做全省聯動的推廣活動時也體會到。市場部門人員不多,但今年就已經陸續做了10場全省聯動的活動。從活動策劃,到啟動,到執行,崔兆園都會帶著經銷商團隊一起做,甚至和門店導購一起舉牌、發單、掃樓,連被保安扣下來的經歷都有。但在最終完成沖刺任務后的喜悅,以及經銷商、導購發自心里的認可面前,此前的辛苦都不算什么。他希望教會終端銷售人員怎么策劃、執行一場活動,不是短平快的銷售模式,而激發他們自身的活力。
撰文/楊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