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牌陶瓷 | 第145期《鷹視界》
學員心得:從沙盤推演課程獲得的六點收獲
9月1日至2日,我參加了《全局性思維管理沙盤模擬課程》,兩天的培訓課程在之前《戰略制定與落地》的基礎上,通過沙盤模擬推演的形式,導入全局性思維管理模式,啟發我們思考:作為一個經營管理者,應該如何了解企業經營的本質,并準確發現企業盈利模式的定位。這次的培訓課程,更多的是實際參與為主,授課講解為輔,不但要聽取接收老師的理論知識,更要思考應用怎樣才能實現模擬沙盤推演企業的盈利,所獲得的感悟對比純理論課程也更加的直觀和深刻。
在分組沙盤模擬推演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分別擔當CEO、運營總監、營銷總監、財務總監等角色,在授課老師的帶領下,先進行了模擬沙盤企業的第一年經營狀況,所有沙盤企業都是在同一起跑線開始后面三年的自主經營,而由于每個小組所采取的戰略思路及經營策略不同,并且對企業的經營分析不同,最終導致了各企業大相徑庭的經營結果。通過本次沙盤推演課程的學習和應用,讓我感觸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懂得了應用財務工具評價企業經營質量
以往未系統接觸財務工具的時候,不懂得如何去發現企業經營質量好壞,更多地只是看其表象,這次通過《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等系列財務工具及財務評價指標的講解學習,非常簡單直觀地就可以看得出企業經營質量的實際情況,更懂得了應該重點控制和關注哪些財務指標,才更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經營質量。
二、 必須有正確的經營策略和戰略定位,并在經營過程當中持之以恒地貫穿始終,才能夠有效保證企業的經營品質
以我們小組為例,在本次沙盤練習當中,我們明確了一定要做行業老大的戰略定位和經營策略,并且在爭搶市場訂單的競標過程當中也是堅持這一策略,通過投入更多的資金去搶占市場,從一開始就使得我們處于了區域市場的老大地位,最終拔得頭籌,搶占了市場先機,從而保證了我們小組的領先地位。反觀其他小組,由于經營策略的不明確,又或者經常變動經營策略,導致模擬沙盤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一直處于劣勢,最終陷入經營不善、巨大虧損的經營局面。
三、 企業的經營過程當中必須深入調研分析自身、市場及競爭對手
在本次沙盤模擬經營企業的練習過程當中,各小組均不同程度地缺乏了對自身、市場及競爭對手的充分調研,導致在經營過程當中出現供大于求、訂單無法交付、集中同一市場競爭、忽略差異化市場等問題,尤其是在改變游戲規則,允許訂單OEM的情況,部分小組想當然地以為可以先投入巨資爭取大量訂單(已遠遠超過自身生產能力,又或者并未投入某系列產品研發及某個市場開拓),后續通過到其他企業OEM的形式完成訂單交付。殊不知,在經營過程當中,其他企業并不會給他OEM((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生產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慮彼此是競爭對手),導致大量訂單無法完成交付,最終出現了投入產出嚴重不符,出現巨額虧損并承擔違約被處罰的情況。雖然這次只是簡單的沙盤演練,但參與人員如果不能分工合作,系統思考分析,準確判斷市場變化的話,不要說盈利,能夠實現盈虧平衡都并非易事,通過演練,深深體會到了企業經營的艱辛。
四、 現金流是企業賴以持續經營發展的唯一保障
現代企業之所以會消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現金流斷裂,現金流在企業經營的過程當中,就相當于血液在人體當中的作用,失去了造血功能,血液無法正常輸送氧氣的話,人體立刻死亡,企業經營亦是如此。在本次沙盤演練當中,雖然我們小組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并最終獲得了相對最好的經營業績,但在模擬經營過程當中,由于計算考慮得不夠縝密,相對冒進,導致連年出現現金流緊張的被動局面,為維持現金流,不得不將應收賬款提前折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盈利水平。反觀其他小組,由于采取了相對穩健的經營策略,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產,在現金流方面控制得比我們好很多,較大程度上可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五、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當中,必須有人充當“第十人”認真審視企業的風險
第十人理論主要來源于以色列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當中的情報改革法則,指的是:當一個人因為主觀因素認為一件事是對的時候,第二個人沿著第一個人的思路也會產生相同的看法,以此類推直到第九個人也是產生同樣的看法,說明那九個人都是沿著同一思路去看這個問題,第十個人就必須反對前面九人的看法,并嘗試從反面來看待這個問題,以此來看這個思路存在的隱患,才能真正全面的考慮問題。
這個其實和公司經營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公司里總應當有個人站出來提反對意見,并嘗試從反面來看公司的所有決策,這樣才能真正的考慮全面,把公司發展中的隱患降到最低。
結合企業實際經營,如果所有人都是按照同一思路進行思考的話,等于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復制了前一人的看法,其觀點和看法必然具備局限性,如果沒有任何反對意見提出,并進行系統全面論證的話,企業的經營風險將無比巨大。
六、 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具備核心競爭力,才能長久穩定地活得更好
企業的盈利模式包含了成本領先、差異化、成本集聚和差異集聚四大類,無論是哪一種盈利模式,企業都必須具備核心競爭力,才能夠保證企業長久穩定更好地活著。而這四種贏利模式當中,差異集聚無疑是所有企業所追求和向往的模式,該模式意味著競爭對手相對較少、盈利能力相對較高、高端市場的絕對領先,但與此同時,該種模式對企業本身的要求也最高,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強大的品牌地位、研發創新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品質追求及工匠精神。
結合我們企業實際情況,個人認為,目前我們企業的贏利模式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歷史原因,加上產品高度同質化、行業無序化競爭,導致我們企業在成本和差異化等方面都未能體現核心競爭優勢,較大程度上也制約了市場競爭能力。按照目前我們企業的生產線布局情況,建議是否通過強化自主研發創新、加大品牌建設、提升渠道數量和質量,體現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在個別產品上形成成本聚集和差異聚集,進一步優化贏利模式,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邱軍 河源二廠副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