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追蹤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業績并不是一件難事。他的業績都是巨大的,公開的,尤其是在技術方面的業績相當持久。更微妙也更有趣的是,如果我們努力學習,我們會從他的成功經驗中學到很多。
1.風格就是內容
從一開始喬布斯和蘋果就對他們的風格深信不疑:字體、圖形、行業設計和市場營銷。這在當時看起來很古怪,在今天看起來依然古怪,這很容易被人們低估。大多數的組織認為風格是營銷的專屬職權范圍,即使在營銷方面也很少有人能在風格方面獲得成功。如今,大多數軟件和硬件看起來依然很笨重、丑陋或者說是衍生物。(Kindle很丑陋,Fire只是蒼白的模仿)。15年前,我剛開始從事技術工作的時候,風格被人們看做是無足輕重的,如今很多公司里的人們還是這樣認為。那些認為蘋果的成功完全來自于盒子內部的內容(確實有幾個)的人錯過了很明顯的一點。
傳統智慧將思考分為左腦思維和右腦思維。左腦主要負責系統的、理性的線性的思考而右腦負責情感和創造性的思考。喬布斯證明了成功不在重視左腦思考還是右腦思考,而是要將兩者相結合。他接管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就是很好的證明。新校園計劃建三棟獨立的大樓:一棟樓是給創造者、一棟樓給生產者,另一棟樓給商務人士。他堅持將三類人放在同一棟大樓,并且大樓的中心必須是廁所,因為廁所是這三類人可以見面和談話的地方。
2.耐心打敗速度
眾所周知蘋果產品開發很快,但事實上喬布斯是一個很擅長等待的人。他在1997年重新回到蘋果后,當時蘋果在破產的邊緣搖搖欲墜,他做了任何一個聰明的CEO都會做的事情:減少產品線(將15個臺式機型減少至1個),減少軟件和硬件工程師的數量,消除了外圍設備,較少庫存和零售業務并將大多數制造過程轉移到海外。這一點并不值得炫耀,這是教科書上可以學到的東西。但在1998年,當Richard Rummelt問喬布下一步打算做什么來改變蘋果脆弱的利基地位時,喬布斯有一個大膽的回答:“我會等待下一件大事發生”。
等待?在技術業務中等待?這需要勇氣。當然,一旦喬布斯弄清楚下一件大事是什么后,他又有條不紊地準備好利用美國市場向寬帶轉變的巨大變化所需要的一切事情。
值得記住的是在他這樣做的三年里,他經常遭到行業內不懂他要做什么的分析師們無情的批判。
3.戲劇戰勝了浪漫
喬布斯的產品的推出都因為戲劇性而出名。但他們沒有提供的一樣東西就是浪漫。產品兌現了他們所說的要做的事情。他們周圍的市場評論并不是承諾幻想、錯覺或者白日夢。蘋果推廣產品但是并沒有大肆宣傳。這看起來是平淡無奇的品質但這卻為蘋果建立了信任感。蘋果稱他們的產品好用并不是因為像它的很多競爭對手所說的蘋果希望它好用或因為這對于發明該產品的博士工程師來說確實好用,而是因為它確實好用。頌揚一個公司誠實地做廣告似乎有點奇怪,但這是蘋果的客戶一旦迷上蘋果就會保持忠誠的一個原因。
4.沒有什么可以戰勝一個好的錯誤
在喬布斯的職業生涯中并不是沒有失足。對蘋果失去控制是最大最明顯的一個,但在前進的途中還有很多小差錯。生產i?鄄Phone的富士康工廠的員工自殺事件就是其中的一個。但喬布斯沒有嘗試否認事實,他迅速指出蘋果對供應商的監督比大多數公司要嚴格,但他還很快地搞清楚事情的原因并且努力找到補救方法。
每個公司都會犯錯誤。但如果正確對待,錯誤會成為寶貴的學習機會。此外,人們喜歡喬布斯并不是因為他不犯錯誤而是因為他從錯誤中學習。
5.技術并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在公司快速增長快速滅亡的時代,蘋果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證明了人們在25歲以后仍然可以創新和可以很酷。經驗、技巧和技能都很有價值。雖然蘋果的產品很酷,但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是由那些忽視限制和正常人的需求的青少年所創造的。在喬布斯50歲的時候他還是像他20多歲的時候一樣具有創造性,這件事情值得大多數公司仔細思考。
6.做生意不一定是壞的
前些天,我給一些MBA學生講課,一個引人注目的國際集團,他們來自泰國、印度、韓國、哥倫比亞、俄羅斯、加拿大、臺灣、中國和美國。我問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是誰。像往常一樣,名單中包括他們的父母、不同國家的元首和納爾遜·曼德拉(南非前總統)。但不管人們的年齡還是國籍,最終位列榜首的卻是喬布斯,而不是其它活著的人。是喬布斯激發了他們對業務的喜愛,激發了他們自己親自嘗試的渴望。
在這個由商業世界的一部分造成的大街小巷都充滿了憤怒和暴力的時代,有一個像喬布斯一樣令人鼓舞的人很重要。我們需要聰明的男人、女人、年輕人和老人都有為世界工作的雄心,需要有人相信熱情并精辟地闡述公司可以做得有多好。現在喬布斯走了,誰可以責無旁貸地代表他的智慧、想象力和激情呢?
我們從史蒂夫·喬布斯身上學到的經驗并非都是了不起的。很多已經包含了我們已經知道的智慧只是我們沒有在現實中應用。為什么不用呢?是因為我們缺少勇氣嗎?亦或是我們發現如此簡單的原理可以證明有效嗎?當然可以,這就是蘋果的精神故事:簡單中出天才。但想要簡單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