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90期
    談談2011 想想2012



    鷹牌成立37周年

        2011年上半年,留在記憶中的點并不多。值得高興的是8·18的到來。那一天,一直在行業傳承和發揚陶瓷文明的鷹牌,迎來37周歲的生日。當天,廣州鷹牌陶瓷奢瓷壹號館開業;這一天,鷹牌人種下了基業長青樹;這一天,晶聚合產品批量上線,意味著鷹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理念得到了延續。

    行業技術革命的產品———晶聚合上市

        2011年10月18日,鷹牌晶聚合全球上市發布。隨著晶聚合上市,行業一連串榮譽撲面而來。鷹牌“晶聚合”產品及技術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鑒定結果是節能降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鷹牌的晶聚合產品為行業帶來了什么”?我認為:其一是裝飾功能的改變,為設計提供無限空間;其二是使用功能的改變,能上墻下地;其三是新技術為行業和社會帶來的改變,節能降耗的重大突破。晶聚合是今年行業中的一個里程碑,被行業稱為“鷹牌一小步,行業一大步”并不為過。

    唱響《鷹牌人之歌》

        難忘的還有《鷹牌人之歌》的誕生,這是近兩年來鷹牌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標桿,是企業文化的真正落地。2011年8·18當晚,鷹牌的合唱隊第一次唱響了《鷹牌人之歌》,之后又有佛山、河源舉辦“同一首歌———《鷹牌人之歌》”歌詠比賽。10.18晚宴和“鷹牌人之夜”時,我們多次合唱《鷹牌人之歌》,唱出了心中對鷹牌的感覺。現在,不僅鷹牌的員工把它唱得滾瓜爛熟,連所有經銷商都會唱這首歌。在2011年12月份珠海弘泰的十周年慶上,經銷商的員工合唱這首歌,唱得很好!這樣的士氣,這樣的參與,讓人感動!“世界品牌讓我來實現,行業標桿由我去開創”,鷹牌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激情。

    第14次參加博洛尼亞展會

        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意大利展會。2011年9月,鷹牌第14次代表中國參加意大利博洛尼亞展會。14年來,只有鷹牌一個企業參加。正如林偉總裁所說,那既是鷹牌的驕傲,也是意大利陶瓷的悲哀。在這次的展會上,鷹牌的晶聚合產品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轟動全場。晶聚合產品不僅是國內領先,還是國際領先。回想起來,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久違的大展廳

        鷹牌的總部展廳已經裝了5年,2010年8·18開始說要重新裝修展廳,經過一年時間,隨著晶聚合產品的推出,我們決定了要在鷹牌國際陶瓷城建總部展廳,這將是應對2012年的最有力的武器。華鵬的展廳也是在去年8·18就提出要重裝,2011年也決定了對總部展廳進行重新裝修。到2012年過年后,華鵬的新展廳將完工;4月份,鷹牌的總部展廳也會完工。隨著鷹牌和華鵬展廳的開業,“三開一改”的指導思想會更快地得到實施。鷹牌路很漫長,但鷹牌人已經在行動,高速中行動。

    說說鷹牌人

        說起鷹牌人,可以談的故事有很多。首先很想談談真實的林偉總裁。曾被行業稱為715(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5個小時)的林總,在員工眼里可能很嚴肅,很敬業,不茍言笑。有時開會到晚上,林總和大家一起去吃飯,總有幾個人基于他的嚴肅不敢去。也有人覺得林總“只懂工作不懂生活”。其實林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真實的他是一個嚴謹、務實,充滿熱情,充滿夢想、充滿包容之心的老鷹牌人,他經常會因為看到一本好書而打電話與我談經營管理幾個小時,他也會因為喬布斯蘋果的熱賣而興奮地暢談他心中的鷹牌藍圖。前些年他會因為擔心佛山陶瓷業的發展而用他那渾厚的聲音高歌《把根留住》,當然,他唱歌經常激烈“跑調”,熟悉他的人說了這么一句話“不怕老婆啰嗦,就怕林總唱歌”。不過,他在內蒙古期間學的那首《蒙古人》和2011年的《鷹牌人之歌》倒是唱得挺不錯。

      另一個令人尊敬的鷹牌人就是在公司工作了三十多年的陳國海,他跟林總一樣,我們都應該視他們為鷹牌人的工作模范,他們兢兢業業,盡職又盡力。2010年度他獲得了總裁特別獎。鷹牌正因為有了像陳國海這樣的生產技術模范,才使鷹牌的品質和產品屹立于行業塔尖的位置。

      說完了兩個工作模范,順便說說幾個有個人特色的中層干部。像鷹牌營銷中心的付和平是一位充滿激情的管理者,熱愛工作,熱愛生活,而羽毛球和攝影也是他的至愛,他經常會自認為他的攝影專業僅次于陶瓷。而像夏安麗和周子松這類型的鷹牌人更像是部門的保姆,溫和的性格在處理工作時有點噓寒問暖的感覺,當然,鷹牌的大家庭需要這一份和諧。像華鵬營銷中心的姚松榕、人力資源部的陳煥強、服務中心的易良,是三個“80后”的中層干部,我目睹了他們自進入鷹牌以來,一步步的成長。他們年富力強,思維活躍,鷹牌這個平臺不存在論資排輩,我希望今后有更多年輕人擔當重任。還有,不得不說說華鵬營銷中心的羅樹挺,我習慣叫他“老羅”,他在華鵬團隊年齡算比較大,但心態很年輕,很有激情,很享受于工作,笑容經常掛在臉上,一笑就露出八顆牙齒,這種心態可以感染身邊很多人。

    說說微博

        不經意在書店買了一本李開復的《微博改變一切》,不經意就已經讓微博改變了很多工作之外的習慣,看即時新聞、找陶瓷信息、看看房地產動態、看李開復、看任志強。似乎一切習慣都變了。

      對于微博的發布者而言,微博就是一種公開的短信,把所見所聞快速傳遞;對于微博的閱讀者來說,微博就是一種紀實信息,有著很強的新聞時效性。微博改變了人們新聞閱讀的傳統習慣,不再只是媒體傳遞新聞,老百姓接收新聞。每個人都有權利發布、轉發和評論微博。現在,我也從以前的閱讀報紙新聞更多地轉向閱讀微博。微博還有一個功能是有許多“微群”,例如我加入了校友群、讀書群、電影群、陶瓷群、設計師群、綠色建材等群,去看各類分類的信息。微博對于我來說是滿足了我對于即時信息的需求和記錄。我平時發微博不算多,看到值得推薦的書、電影或勵志名言我會發一下微博,看到好的店面或好的產品也會在微博上分享。前些日子,在聽總部展廳設計方案匯報時,一位新加入鷹牌的女設計師自我介紹時說“我叫劉翔”。會后,我就寫了這么一條微博:“劉翔”,多騰云駕霧的名字。如果付和平、姚松榕和夏安麗她們能“劉翔”就妙不可言了!

    我看的電影和書

      身在陶瓷業,看一本書或看一場電影都成為了一種奢侈的追求。

      2011年我看的所有電影當中有兩場電影值得推薦,一部是1957拍攝的黑白影片《十二怒漢》,該片沒有美女,沒有帥哥,只有12個中老年男人,場景就是一個狹窄的房間,劇情就是12個中老年男人在一個狹窄的房間里爭論一個命案90分鐘。如果你認真看了這部影片,就讓你對美國的民主自由五體投地,你會被影片的邏輯推理的張力所震懾,嚴格地說,《十二怒漢》不是經典,而是偉大。而另一部電影是張藝謀的新片《金陵十三釵》,我認為該片難以用文字形容。經典、震撼、精彩等中國文字都難以表達,用“沁人心脾”可能更貼切一些。一群風塵女子和一群女學生加上一個美國神父,絕妙演繹了一場中國浩劫南京大屠殺。這些影片其實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它更多的是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喚醒人們的覺悟。

        再說2011年看過的兩本書———《包容的智慧》和《活法》。

       《包容的智慧》一書是以星云大師和劉長樂的對話貫穿于始終。書中連續性的禪學思想對話讓不同人物、不同事情當中蘊含的同一精神晶體在多重時空穿梭中一一展開。《包容的智慧》,包容就是智慧,它是一本修煉心靈的好書,寬容、包容、利他的精神貫穿全書。而我推崇《活法》一書的最大動因不在別處,全在于本書作者乃世界唯一一個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企業家。不敢想象,在一個物欲橫流,競爭慘烈的商業社會里,一個企業家可以具有如此之崇高和純凈的思想境界,時刻想著為他人付出,為人類造福,伴隨著他一生的那四個字“敬天愛人”其本身已經超越了人類的境界。

    2012暢想

        盡管有很多人認為,在國家房地產調控、國際反傾銷、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多重壓力下,陶瓷行業在2011年已經進入冬天。但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2011年的鷹牌集團卻創下了近五到十年來的“五個最”:(1)五年來年度銷售收入最高;(2)五年來經營質量最好;(3)十年來新開發終端最多;(4)十年來人均銷售收入最高;(5)十年來產品競爭力最強。有了2011年的基礎,我對2012的鷹牌充滿期待。我對“晶聚合”的未來充滿期待,我對“三開一改”充滿期待,我對總部展廳也充滿期待,更重要的是,我對現在的鷹牌人充滿期待,我期待這班負責任、有激情、快樂的鷹牌人在鷹牌這個平臺上成就他們的事業,也期待他們把鷹牌這家企業奮斗成為世界一流的偉大企業。

    與鷹牌人共勉

        林偉總裁有一句口頭禪叫“活在當下”,每一個鷹牌人都應該深刻地去體會這四個字更深層次的含義。我認為,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是經過艱辛才能夠取得的,我們不能成功,實在不應該過多地抱怨命運的不公平,而應該從自己的身上多找找原因。我們都以為自己有無限的時間與精力,其實我們的時間很有限,有限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好像轉瞬即逝,一眨眼的功夫,我們就會送走自己的童年和青春、走入中年,然后步入過得更快的老年。我們真的不應該再在嬉笑、玩耍或冷漠中浪費時間,真的不應該再在不必要的等待中徒耗生命。即使以前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浪費了時間和生命,那也沒有關系,只要從現在開始,一切都不會太晚。

    (陳賢偉)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