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98期
    我們能!讓偉大成為可能
       ■ 羅杰

     
        明天將會怎樣?

      對于未來的預期,學術界總是有著樂觀和悲觀的對立論調,但大家在根本方向上有著一致的看法———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必須要通過加快要素結構升級,通過人力資本提升、技術提升以及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完成從“要素驅動型”向“價值驅動型”轉變。

      而在這個轉變和探索過程中,鷹牌,這只獨行特立的鷹再次早起飛行,嘗到了甜頭。對于整個陶瓷行業而言,鷹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參照的案例,它更是一個成功的現象。 

        鷹牌憑借一次燒微晶石,實現了浴火重生的奇跡。

      我們習慣于將目光聚焦到成功者的光環上,但甚少去注意他們前期的躬身努力。事實上,鷹牌的人才儲備梯隊建設,基于精細化制造的分工程序,在業內都屬罕見。“我們的機制是要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成為最佳,并不去苛求所謂通才。”林偉坦言,鷹牌擁有的人才外界看來或許奢侈,但也正是這種體系,確保了鷹牌雖歷經滄桑,依然保持了以科技研發為安身立命之本的企業傳承。

      回顧歷史,無數優秀的陶瓷企業都折戟于一次燒微晶石項目。為何偏是鷹牌的晶聚合能夠一舉成功? “鷹牌現在的團隊,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團隊,一心只想把產品做好,而不是把重心放在遠離制造業本質的一些表現。”有業內同行如此評價。

      或許很少人注意到,鷹牌實質上是最早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的陶瓷企業之一。有趣的是,跟佛陶、唐陶等龐然大物比,鷹牌并非嚴格意義的國有企業,卻體現了民營企業務實性和靈活性的一面。但和絕大多數的陶瓷企業不同的是,鷹牌并非是私營的家族企業,其動蕩的上市經歷遺留下來的,是規范化的公司制度,以及“透明”的經營原則。

      一個品牌的成熟,無法一蹴而就,需要經年的積淀和對于卓越持續不懈的追求。在鷹牌,具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員工比比皆是,去年榮獲總裁特別獎的,就是一位從普工成長為技術專家的老前輩,工齡與鷹牌同齡。“在鷹牌,那些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那些為鷹牌持續付出的前輩,總能受到大家特別的尊重。”晶聚合,是鷹牌人對于榮譽極度的渴望,絕境求生三軍用命的意志,基于自身真實實力的完美怒放。
      同樣的,在鷹牌的經銷商隊伍中,亦不乏父子兩代乃至祖孫三代接班代理的案例。從一門生意,演變成了一個可以家族傳承的事業,這種沉甸甸的認同和堅守,不是依靠表面熱鬧的終端噱頭可以快速實現的。這得益于鷹牌多年來的品牌口碑、質量重量,當新的概念性產品橫空出世,而整個企業的運行法則變得簡單純粹之后;這只鷹也就從此卸下了重負,磨亮了嘴爪,得以一飛沖天。某類產品的創新研發成功,快速實現戰略反攻或許有些偶然;但鷹牌的強勢回歸,則是在文化上實現了自我救贖,完成了統一澄清后的必然結果。

      磨難,對于真正有理想有毅力的人來說,足可以當作上天給予的恩賜。如今的經濟復雜性,使得中國制造業已經不能再依靠成本和資源的比較優勢艱難求存。拿鷹牌來看,它的確錯過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黃金十年,但由此而積累下來的“全球信賴”品質,卻有可能讓它在新的一輪競爭中占據有利優勢。

      未來的競爭,將由成本競爭全面轉入智慧競爭。而中國眾多的民營企業,或許還在熱衷于轟轟烈烈的內部造神運動之中,渾然不覺如此將泯滅企業內部的創造力,破壞企業信息交流的平等性與真實性,當企業家成功地以“我”的理念完成對“我們”的統治時,亦意味著其危機的來臨。

      萬科為何受到推崇,王石為何備受尊敬?縱看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歷史,也可謂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三五年,但萬科以其獨樹一幟的職業經理人制度,一直保持著強有力的競爭力。正如哈羅德在《群氓之旅: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中多次使用過這樣一個詞“姆庇之家”———“運用本身的向心力,營造出某種程度的秩序,使內部分歧不致太泛濫,而所謂的向心力,包括物質的、經濟的、文化的與———最重要的———心理的,并把游戲規則融入信仰與行為的神話與迷思。”

      “姆庇之家”是什么?它最早是源自于肯尼亞基庫尤族的一個概念,即孕育、養育基庫尤人的子宮和家園,我以為,它亦可以解釋成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人和機制。進入商業社會以來,眾多的企業案例印證了一點,自由企業是推進人類福祉和自由的最佳體制。當然,誠如鷹牌一樣,一次次周期性的創造性毀滅在所難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傷痕亦有可能變成榮譽。

      團結才是力量,只有將“我能”轉換為“我們能”,偉大才能成為可能。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