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98期
    陶瓷之鷹的標本意義

    ■ 許學鋒


        8月17日晚,鷹牌陶瓷成立38周年前夕,有幸應邀參加了在鷹牌國際陶瓷城奢瓷壹號館舉行的一個行業論壇。此論壇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與佛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鷹牌集團承辦,主題為“從中國制造到世界品牌———探討中國建陶企業國際化發展之道”。對于此次論壇的內容及觀點碰撞,敝報已另有報道。臺上關于國際化的主題演講和嘉賓爭論固然不乏精彩,但我更感興趣的話題,卻是這陶瓷之鷹的標本意義。

        愚以為鷹牌陶瓷完全可以作為陶瓷行業的一個標本,因為它的38年歷程的確寫滿了傳奇。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鷹牌陶瓷的前身石灣陶瓷工藝廠和東鵬陶瓷的前身石灣東平陶瓷廠,都是極不起眼的鎮辦小廠。在佛山產區,當時氣勢如虹者首推市直企業佛陶集團,其主要競爭對手則是石灣區府辦的石陶集團。在佛陶集團總部待過的人們都會記得:當時人們都是只盯著石陶的那些廠,而對于鎮辦的工藝廠和東平廠則幾乎是忽略不計的,說得難聽一點就是連正眼也不看它一眼。這些年我常常驚詫于東鵬和鷹牌這兩株幼苗,不知不覺間竟可以長成兩棵參天大樹,位居行業前列令人刮目相看,這樣的標本也真值得業界研究。

        1988至1998的10年間應是鷹牌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可稱陶瓷行業中最耀眼的明星、行業的No.1。有研究佛山陶瓷史的行業人士,將之列為繼“佛陶時代”之后的“鷹牌時代”。1999年鷹牌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境外上市的中國建陶企業,但之后的發展堪稱一波三折。2010年鷹牌再完成轉制,成立廣東鷹牌陶瓷集團有限公司,鷹牌又重新成為一家國有企業。國有陶瓷企業到底是否可以辦好?鷹牌理所當然又成為行業的一個標本。

      老實說筆者多年來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國有企業也是完全可以辦好的”。鷹牌轉制兩年來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轉制當年一舉扭虧為盈,逆勢上行銷售增長20%,提出“12345”目標,確立“新鷹牌、大未來”戰略,世界領先的一次燒成微晶石“晶聚合”研發成功,奢瓷1號館落成,設計營銷模式全面啟動,“從中國制造到世界品牌”的國際化論壇召開……我們看到的都是希望。我相信,一個可與“龐潤流時代”相提并論的“林偉時代”或將到來。這只陶瓷之鷹未來能飛得多高多遠,業界自可拭目以待。且不論今后的成功與否,陶瓷之鷹的標本意義都是我們行業的精神財富。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