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100期
    寫在《鷹之聲》100期之際

    華夏陶瓷網總編輯  劉小明

       
       《鷹之聲》100期了,編輯小游囑托撰文紀念,我自然非常愿意。《鷹之聲》創辦于2003年2月,我進入陶瓷行業(陶城報社)是2003年6月,如此算來應是與《鷹之聲》一起在行業成長。
     
        但實際上與《鷹之聲》的緣分還不止這些。記得在2008年,我還為《鷹之聲》寫過幾篇稿。更重要的是,由于傳媒人工作的便利,我與2003年之后鷹牌的歷任領導都比較熟悉。報社每逢重要活動都曾邀請他們賞光出席。不過,對于《鷹之聲》編輯部的同仁,我至今深懷歉疚,因為2011年的時候曾經答應潘苑萍要與他們做一次業務交流,但最終沒有成行,而責任應該全在我自己。
     
        鷹牌成立于1974年,迄今已經有38年歷史。2003年之前鷹牌創造了一個在境外上市的神話,從一家鄉鎮集體企業變成一家具有行業標桿意義的公眾企業。2009年,鷹牌從新加坡退市,又從公眾企業變成了一家完全屬于石灣鎮的國有企業。從鷹牌控股到鷹牌集團,一些人將此解讀成“國進民退”,并對其前景產生疑慮。但以林偉為首的鷹牌第五任領導集體似乎并未受此影響,反而激發起更加昂揚的斗志。2011年10月鷹牌高調推出一次燒微晶石產品———“晶聚合”,讓人們看到“鷹”依然在高處翱翔,并引領行業的發展。
     
        2012年在市場環境極度不景氣的情勢下,鷹牌照樣穩步前行。10月18日“奢瓷壹號館”在佛山總部橫空出世。26日又宣布收購陶瓷廠,在河源增加基地,以擴大產能,滿足市場需求。市場越低迷,品牌企業越能凸顯優勢。或許鷹牌積淀了38年的品牌資產,在當下的“寒冬”時節才能真正全面體現價值。
     
        回到《鷹之聲》。能在9年多的時間里堅持出到100期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9年多的時間里,鷹牌經歷了公司治理結構、團隊的調整等重大事件。《鷹之聲》能在風雨中不斷發展,這從一個側面證明鷹牌企業文化根基的深厚。
     
        企業報是企業的“黨報”。相信《鷹之聲》更加具備了這種屬性。鷹牌已經用了三年的時間證明國有體制下的陶瓷企業照樣可以做好。不過,三年的時間畢竟有限,未來留給鷹牌人的挑戰一定還會更多,包括如何突破體制之囿,激發更大的市場活力;如何通過改革、創新,突破發展瓶頸。而改革、創新離不開輿論的引導和鼓氣。因此,可以說《鷹之聲》大有用武之地。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