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100期
我的鷹牌情結
徐曉紅
這幾年跑業務走市場,在每一個地方,看到鷹牌的專賣店都要格外多地行些注目禮,或者徑直走進去,跟老板或店員攀談,卻主要是為了對他們說:“我以前就在鷹牌!”
以前在鷹牌,我是在市場部,主要做策劃和負責企業報《鷹之聲》的工作。當時,作為唯一一家在新加坡上市且連續多年參加博洛尼亞陶瓷展的中國陶瓷企業,鷹牌這個平臺給了我很多特別的視角與經驗,使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門外漢蛻變成了“業內人士”,而我們團隊共同打造的《鷹之聲》,也在行業中獨樹一幟,贏得了同行的好評,成就了我們的一些工作滿足與個人虛榮。
說起《鷹之聲》,在那兩年中,除了當時的主管領導,我想再沒有哪個人比我對它傾注更多、感情更深了。從策劃、組稿、采寫、編輯到排版、印行,一期又一期的按時出版,期間浸潤著的,也是同事們的支持、領導們的關心。就是在那種雖然也不易,但卻始終伴隨著某種溫情的情況下,我和《鷹之聲》結下了深刻的情緣。記得當初我要離開的時候,在公司門口遇到一個同事,跟他告別,他面色黯然地說:“你走了以后,我也不想再寫稿了!”我很想擁抱他。我知道,這在他是一種片刻的情緒,而對于我,這是信任和嘉獎。
我如今所在的企業令我引以為豪,同樣,作為我服務過的另一個企業,鷹牌也一直令我引以為榮耀。迄今,我雖然離開鷹牌已經七年了,但跟以前的部門同事仍然保持著兄弟姊妹般的情誼;在外省出差的日子,每次不期然地遇到涉及鷹牌的人或物,總是很親的感覺。
《鷹之聲》出版要滿一百期,這是鷹牌的喜事,也是撥弄我內心情弦的一次契機。祝福的話實在無需言表,因為在于我們,畢竟有著血脈相連的一段。(作者系《鷹之聲》第二位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