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要先飛”,這是王穎嫻經常說的一句話。2002年,王穎嫻進入鷹牌陶瓷工作。從她步入崗位的那一天起,她就不斷學習,勤奮工作,并立志把自己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用到企業的發展建設中。由于工作表現突出,王穎嫻獲評2011年度鷹牌“十佳員工”。《鷹之聲》記者采訪了王穎嫻。
鷹之聲:恭喜您被評為2011年度鷹牌“十佳員工”,請問獲此榮譽,您有何感想?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王穎嫻:謝謝!
能被評為公司2011年度“十佳員工”榮譽稱號,我感到非常高興,也覺得十分榮幸。感謝公司和領導對我的厚愛與信任,感謝同事們對我工作的支持與認可。說到成功,個人覺得,自己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距離。說到秘訣,也許可以套用我們同事的一句話———“努力+運氣+方法”。我弟弟曾說,姐姐的命,就是好,讀書、工作,均一帆風順。當時,哥哥就反駁他,“不是你姐姐的命好,是她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機會,是留給早有準備的人的。家里兄妹三人,論智力、動手能力,我是最拙的一個。只是,我知道,“笨鳥要先飛”。所以,自小,我就比他們都勤奮。工作以來,我也一直秉承著同樣的理念來處理日常的工作、生活、學習。
鷹之聲:可否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經歷?
王穎嫻:在大學,我主修的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在2001年本科畢業后,我也順理成章的進了一家外資食品企業,做起了技術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之余,把大學時沒通過的英語六級,強攻了下來。工作了差不多一年后,發現并不喜歡實驗室里的工作,憑著大學輔修的貿易經濟專業及在校期間考取的報關員證,我敲開了外貿行業的大門,有幸被鷹牌錄用為出口部助理。
當時,我身兼數職(包括跟單、報關、核銷、船務、單證等等的后勤工作),每天早上7點出門,晚上10點多才回家,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家人心疼我,勸我放棄這工作,但是,我當時就跟他們說,雖然這工作收入不高,但這是我喜歡的工作,我不怕累,我不嫌工資低。一年后,部門重新改組,由于入職一年來我工作表現突出,得以成為一名出口銷售人員。工作之余,我努力學習外語,并順利通過了在職研究生考試,取得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碩士的入學錄取通知書。取得錄取通知書那段時間,自己也迷惘過,到底放棄工作,還是放棄進修。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最后,還是毅然放棄了當時的工作,自費去廣外為期兩年的進修。兩年畢業后,我到鷹牌廣州經銷商處從事外貿工作。由于機緣巧合,在2010年8.18鷹牌廠慶之際,我又重新回歸鷹牌這個大家庭。當一些朋友知道我重回鷹牌,第一反應就是:“你怎么跟鷹牌那么有緣,你跟鷹牌的關系,剪也剪不斷。”他們說得也很對,畢業到現在,除了為期不到一年的第一份工作,這么多年,一直圍著鷹牌轉。正如鷹牌營銷中心華北區總監翁凌風所說的那樣,逃不出鷹牌的“如來掌”了。
鷹之聲:面對嚴峻的國際市場環境,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你是如何做好工作的?
王穎嫻:受歐債危機及中東局勢緊張的影響,今年以來,有些區域的外貿銷售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就拿我們伊朗地區的業務來說,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伊朗局勢一直緊張,伊朗客人在去年11月出了最后一批貨以后,到今年4月為止,還沒下過一個訂單。作為支撐個人任務的大部分的一個客戶,出了這種問題,實在令人憂心。但是我依然積極與客人聯系,處理其要求。比如客人想來中國拜訪我們,但由于當前的局勢問題,客人一直沒辦法解決簽證的問題,求助于我們,于是,我們幫他作了相關的邀請函申請,讓他如期來到我們公司拜訪。同時,由于歐美國家對伊朗發起了新一輪的經濟制裁,所有涉伊資金,都不能通過中國國有銀行進入中國境內,于是我們跟客戶溝通、探討,在客戶到訪前,先后與客戶的其他供應商、船代了解客戶目前的一些狀況,并從銀行、外管局等了解涉伊貨款的國際結算問題、解決辦法等等。幾經辛苦,終于換來了收獲,客人在5月初到訪下了今年的第一個訂單,而且接下來6月還會安排今年的第二個訂單。
在國際形勢日趨嚴峻而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除了維護好舊客戶,開拓新市場、新客戶是唯一的出路。今年,本人也加大了新客戶的開發力度。今年初,聯系上了一個墨西哥客戶,客戶一直跟我強調,他需要的都是滲花類價格較低的產品,他今年初會到訪佛山,拜訪一些陶瓷企業。但是,由于他行程安排非常緊張,如果我們這邊產品性價比不高的話,他就不考慮過來我們公司了。于是,我給他推薦了我們的特色產品,海沙石,七個顏色,一石三面;還有純色磚等等性價比高的產品,并引導他,除了采購他原計劃的產品以外,如果再引入我們這幾個系列特色產品,可以豐富他的產品線,拓寬他的銷售渠道。當客人來到我們展廳,看到我們的產品時,他高興得合不攏嘴,一直不停的說“Very nice.It s a rewarding trip.”(非常好,不虛此行), 我知道,訂單近在咫尺了。
鷹之聲:您曾經多次跟隨鷹牌團隊參展,其中有沒有一些引以為傲或難忘的事情?
王穎嫻:多次跟隨鷹牌團隊參展,最為難忘的是去年意大利參展,我們沒有像以往多屆外出參展那樣入住常規的酒店,我們一行九人,分別租住了2套公寓,每天展會結束,我們在公寓里,自己做飯,分工合作,有人負責買菜,有人負責做飯,有人負責炒菜,有人負責洗碗,其樂融融。我們自己做的飯菜,比外面餐館的還要色香味俱全,當時我們就開玩笑,我們不要回中國了,申請移民意大利,在意大利開中餐館。
鷹之聲:中西文化有比較大的差異,可以分享一下與外國友人及貿易公司的相處之道嗎?
王穎嫻: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在與外國客人相處過程中“萬事無小事”,因為在涉外交往中,我們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還有整個公司,乃至整個國家。國際交往有六大通則:第一,維護形象,在涉外交往中不僅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還要想到自己所代表的公司形象,這兩種形象都要維護好;第二,不卑不亢,自信是人際交往中很重要的部分,在與外籍人士交流過程中要保持適度自信,不自卑也不驕傲;第三,八不問,西方人很忌諱別人問他年齡、婚姻狀況、收入、身體狀況、家庭住址、個人經歷、宗教信仰、政治傾向這八方面的問題,但這恰恰是我們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一種方式,所以與國際友人交往過程中要避免犯這些錯誤;第四,入鄉隨俗,在國外見到新鮮的事,碰見新奇的人,不要大驚小怪,對于國外生活習慣上的不同也要學著慢慢適應;第五,女士優先,我國雖然也在慢慢接受西方“女士優先”的思想,但普及程度還是遠不及西方,在與外籍人士相處過程要處處想到lady first;第六,以幼為尊,我國崇尚以老為尊,但國外的老人心態都很年輕化,所以西方人比較多照顧年輕人。
鷹之聲:對于鷹牌,你最想講的是什么?
王穎嫻:感恩鷹牌,讓我從一張白紙,到今天,為自己的人生譜寫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感恩鷹牌領導及同事,讓我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從進入鷹牌那天起,就把它當成自己的家。鷹牌是一個很有凝聚力的公司,公司領導對員工也關懷備至,令我們有家的那種溫馨。
這次能夠當選優秀員工,更是對我以后工作的一種鞭策,我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2012年也過了三分之一,要想趕上經濟大發展的潮流,在金融危機的逆勢中,迎頭搏擊,我們就要緊跟公司發展的理念和要求,為鷹牌做強做大,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為廣開銷售渠道,今年公司領導大力支持開拓鷹牌貿易公司的業務,我們整個國際營銷中心也圍著這一指引去努力,爭取通過貿易公司外購產品出口,讓部門業績有重大突破。(整理/梁綺雯 游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