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98期
    鷹牌的國際化實踐與思考

        1984年,佛山引進了國外第一條建筑陶瓷生產線,隨之開始了建陶28年發展的歷程。現在,無論是佛山建陶還是中國建陶都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規模,在世界市場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在建陶制造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度后,佛山建陶、中國建陶何去何從?我們如何更好傳承我們的陶瓷產業?我們如何從國際化的追兵,成為國際化的標桿?如何共同打造建陶的世界品牌?
      
        下面,我結合鷹牌在國際化道路上的一些經歷,分享下自己的思考:

    一、中國建陶國際化歷程

      中國陶瓷的歷史源遠流長,近30年來中國建陶更是向現代化和國際化方向大步邁進。中國建陶的國際化歷程,我認為可簡單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引進消化階段。
     
       1984年,中國開始了全面引進國外生產設備,揭開了中國建陶工業現代化、國際化的序幕。佛陶集團、鷹牌等是第一批引進國外設備的企業。此后,來自意大利等國的全自動設備被大面積引進,并且經過中國的企業消化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我國現代建陶工業的水平,促進了中國建陶的規模發展。
     
        至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建筑陶瓷和衛生陶瓷產量躍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建筑衛生陶瓷生產大國。
      
        第二階段,由引進設備到出口產品。
      
        從1998年到現在,中國建陶企業的國際化模式,由引進設備向出口產品轉變。
      
        這一階段的標志性事件,是1998年鷹牌首次代表中國參加意大利博洛尼亞展覽會,它拉開了中國建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序幕。這一時期,中國建陶企業通過世界級展會,向西方學習工藝和設計。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上,中國建陶都迅速趕超歐洲國家,中國開始從建陶大國向強國堅實邁進。
      
        在赴外參展的同時,以佛山陶博會為代表的展會也在國內各地逐步崛起,廣交會等國際展會平臺快速發展。中國建陶行業參與國際化交流的平臺愈發廣泛。
      
        在這個階段,國際交流不斷加強,中國建陶產品的銷售網絡不斷拓展,幾乎覆蓋了全球市場。
     
    二、鷹牌的國際化實踐

       眾所周知,中國建陶發展史的核心內容是佛山建陶發展史,而佛山建陶發展史,在鷹牌國際化發展歷程中也許可以找到相關的案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鷹牌從意大利引進全自動生產線和設備,開啟了中國建陶工業與現代化、國際化接軌的序幕。除了引入技術和設備外,鷹牌還引入了國際資本和國際管理經驗;1997年,國際知名投資機構成為鷹牌股東,為鷹牌帶來了國際視野和國際管理經驗。
     
       1998年,鷹牌參加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陶瓷衛浴展,這是中國建陶行業首次走出國門,站在世界建陶舞臺的中央。同年,投入巨資全面推進SA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1999年,鷹牌成功在新加坡上市,成為首家境外上市的中國建陶企業。
     
       1998年以后的十多年間,鷹牌以自主品牌參加美國、俄羅斯、中東等展會并有效拓展國際市場,產品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是國內以自主品牌出口的代表。2004年鷹牌、科達兩家上市公司聯手開發新的布料系統、開發全新產品,成為當時行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成功案例。
     
        從1993年我第一次出國至今到過10多個國家;到今年,我將第10次去意大利。第一次與意大利的技術專家工人一起上班,他們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生活的理解與浪漫,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參加意大利展會多年,每一年展會的產品技術、展示設計組織效率、場景布置以及國外的文化歷史等都給我們帶來新的啟發。每次參展,到國外展廳的心理感受不同,他們從鄙視、排擠到認可中國人,到歡迎中國人,樂于與中國人交流。
      
    三、未來國際化之路在何方?———綠色、科技、人文

       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之余,中國建陶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品牌缺失等問題,也隨著行業大發展浮出水面。
       如何應對這些困難?我認為,中國建陶要做的,不在于拼產量、拼性價比,而應該更加重視以國際品牌的高度,來檢視技術設計,創新營銷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實施差異化的產品策略。而鷹牌的國際化發展理念是以創新為靈魂,走以科技、綠色、人文為主要特征的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道路。
      
        第一,綠色發展是必然選擇。未來的后碳時代,歐洲國家會利用環保、低碳等技術指標和要求來遏制中國建陶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從世界范圍來看,低碳節能環保,也是大勢所趨。綠色既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消費者的實惠所在,更是企業的生存所需。我們所所倡導的綠色,是指在建陶產品的生產、安裝、使用整個環節當中,都是綠色環保的。
      
        第二,科技是企業的源動力。科技創新能力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中國建陶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必須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從長期看,價格優勢、資源優勢、產能優勢都不能成為中國建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因為這種優勢本身就是相對的、脆弱的,只有建立在產品科技含量上的優勢,才能獲得全球消費者的尊重和認可。
      
        第三,人文是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建陶生產技術和產品日趨同質化的今天,提高品牌的文化內涵,通過設計提升產品的文化品位,是中國建陶企業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建陶品牌國際化夢想的真正實現,最終的決定因素并不單單是產品和技術的領先,更多的則是中國建陶文化的輸出。文化和品位決定了建陶產品的附加值,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要致力于通過設計提升來提高陶瓷產品的附加值,來進行文化的“中國制造”。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中國建陶企業,包括鷹牌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世界品牌”應該成為我們的愿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建陶行業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也創造了偉大歷史。希望中國建陶企業在探索中國建陶國際化的道路上將達成更多的共識,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我們深信,憑中國建陶人的智慧與勇氣,執著與堅持,中國建陶一定會踏風前行,屹立于世界建陶強林之中!

      (本文根據林偉總裁于2012年8月17日晚的“從中國制造到世界品牌———中國建陶企業國際化發展之道論壇”主題演講整理。)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