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牌陶瓷 | 鷹之聲總105期
    觀電影《面對巨人》有感

    ◎鷹牌集團副總裁 陳賢偉
     

        2013年6月10日,觀影《面對巨人》,一個用信念擊敗巨人的勵志故事。

        影片初始,展現了一位面臨失敗人生的中學橄欖球隊教練泰勒。他執教六年,球隊屢戰屢敗,隊中的優秀球員轉校,校方及家長們正計劃將他趕出球隊,他住的是一間破舊的屋子,開的是一部隨時拋錨的老爺車,妻子想要個孩子,檢查下來卻是他有問題。當一個人四面楚歌的時候,他面臨的是選擇。
     
        影片的轉折在于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向泰勒所講的那段經文:“主說,我為你打開一扇門,是沒有人能夠關上它的。”隨后他給泰勒講了兩個農夫的故事,是為了告訴我們虔誠的信仰更需要的是努力的工作,上天眷顧的是有準備的人。基督教的美在于讓人心生安寧,基督教的義在于叫人堅持努力、永不放棄。
     
        影片的最后是“老鷹隊”與“巨人隊”的對決:一支只有32名隊員的殘缺陣容,面對巨人隊85名隊員的強大陣容,疲憊的球員在教練的鼓勵下,拼盡全力,贏得最后2秒中的得分機會。因為主力隊員的受傷,大衛被殘酷地推到了全隊命運的決勝點上,他必須逆風踢出51碼,他毫無信心,因為自己平時最遠只踢出39碼。就連現場直播的解說員都認為,選擇大衛無疑是讓巨人隊蟬聯四連冠。教練泰勒鼓勵大衛盡自己的全力去踢,而大衛殘疾的父親,為了鼓勵兒子,用盡全力自己站直,高舉雙手只為告訴兒子,相信自己能做到。最終,大衛拼盡全力將球高高拋起,球進了,“老鷹隊”以領先一分的優勢獲得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州冠軍。 
     
        看完全片,影片人物泰勒和大衛等給了我很多感動。但我發現,我自己更喜歡的卻是大衛父親這樣的角色,一個雙腿癱瘓不能行走的老人,從不抱怨生活的不幸,卻能夠在最后為自己的兒子站立起來,為球隊的榮耀激動不已。這個老人,他心中沒有巨人。
      
        何謂“巨人”?巨人,其實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競爭對手,就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可能是我們人生中的一段坎,或者,是我們內心深處那個軟弱的自己。
      
        【后記】
        
        一部好電影,它可以帶給你很多人生的啟示,很多生活的感動,在我的觀影歷程里,有幾部電影令我有著深刻的記憶,也影響了我對人生和生活的態度,在此列舉。《放牛班的春天》告訴我們,一個善良的人,別人會給他回報真誠和友誼。《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就算是面對15年的冤獄生活,他的理想一樣充滿光輝。《阿甘正傳》告訴我們,一個智障兒能取得成功,是因為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計個人得失的人。《美麗心靈》告訴我們,一個專注而執著的人,就算前路再多坎坷,他的目標也一定可以實現。而《面對巨人》則告訴我們,上帝可以辜負一個人的生命,卻絕不會辜負生命所堅持的信念。
     

    首頁 返回
    长谷川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