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基地廠長 曾智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2011年已經離我們遠去,充滿希望和挑戰的2012年已經伴隨著新年的鐘聲悄然到來。回首走過的2011年,河源基地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生產業績方面完成得不盡如人意。展望2012年,我們將想辦法提高產質量水平,降低生產成本,結合公司的相關要求進行調整和改進。2012年,我們的整體思路如下:
一、生產管理方面
1、根據2012年河源基地的生產結構,結合2011年生產過程當中所出現的質量問題,系統規劃各條生產線的設備技改維修工作,擬定完善的技改維修方案,完善相關的生產設備配套設施,將技改維修計劃的各項內容落實到個人,明確維修項目、完成時間、驗收標準等等內容,重點針對“如何做好海砂石系列新微粉產品”,“如何提升產能”等方面展開年終技改維修工作。
2、根據公司的產品規劃,結合近3年河源基地的排產及產品銷售情況,優化排產,充分挖掘每條生產線的優勢所在,采取大批量排產、集中排產的整體思路,對銷售計劃進行滾動式排產,針對每條生產線的優勢產品,結合2012年的銷售預測,集中排產各核心優勢產品,減少轉產次數,優化轉產流程,縮短轉產時間,達到降低生產成本,優化庫存結構,指導產品銷售的目的。
3、持續不斷地推行生產現場的7S、TPM等現場管理活動,細化生產管理,通過基礎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完善生產管理流程,提升操作人員整體素質,努力向標準化、規范化、可視化的現場管理模式邁進,減少生產過程當中的浪費,提高生產效率,減少隱性成本,最終達到提升管理能力、提升生產質量水平、降低生產成本的根本目的。
4、強化質量問題處理應急機制,結合相關管理制度的執行,加快生產質量問題的反應速度和處理效率;做好技術文件資料及工藝技術參數的積累和沉淀工作,逐步形成標準化的生產技術操作指引,指導生產過程,保證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優化產品基礎配方,在穩定生產,提高生產質量的同時,通過技術手段從源頭開始降低產品配方成本和生產過程成本;完善生產過程監督機制,通過質控部門和技術部門的過程監督和檢驗,及早預防和發現問題,消除造成質量問題的隱患,做到“事前有預防、事中有處理、事后有總結”,減少質量問題的頻繁出現。
二、團隊建設方面
1、優化和完善績效考核方案,導入目標成本考核以及過程主要缺陷指標考核,提升一線員工及技術人員的成本意識和質量意識,達到激勵員工和管控員工的目的;做好各部門的定崗定編工作,優化部門職能及人員編制,通過崗位分析,采取合并、取消、自動化等多種手段,精簡人員,提高員工的收入,激發和留住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
2、結合管理活動的持續推行,改善生產現場環境,為員工創造一個相對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定期組織開展培訓活動,內容涵蓋安全生產、企業文化、管理制度、操作技能等等方面,通過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結合發展需要,進行必要的人才儲備,通過引入外部優秀的技術人才以及內部培養應屆畢業生的方式,提升河源基地關鍵技術和管理崗位的人員素質,引入崗位競爭理念,增強核心崗位人員的憂患意識,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執行力和工作質量。
3、在持續改善員工吃、住質量的同時,加強員工生日會、節假日文娛活動,利用員工看得見、可參與的方式宣導公司企業文化,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達到穩定員工、留住員工、吸引員工的目的。
三、行政事務方面
1、認真做好河源基地的規范化管理,積極保持與地方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周邊陶瓷生產企業的溝通與聯系,做到信息互通,消除和減弱制約企業正常經營發展的因素產生;加大政府資金項目的申報力度。
2、常抓不懈地做好各項安全生產宣傳及預警標識警示工作,將工傷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做好安全生產的同時,高度重視企業的能源管理、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及職業病防治等系列關系到企業“一票制否決”的核心工作。